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2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2 毫秒
71.
德里达原本是一位哲学家,但他在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界的影响却大于哲学界。尽管在许多方面,马克思主义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之间的差异多于相同,但德里达至少在三方面与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持有相同或相近的观点:一是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性,这一点尤其接近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二是马克思主义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尤其在当今时代更是如此;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中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原先的一批左翼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暂时受挫感到失望,而德里达则和詹姆逊一样,却坚定地相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终结,因为它已经渗透进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若从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视角来考察德里达的学术思想,应该承认,德里达的思想更多地是被美国的文学理论批评界所接纳。随着德里达的去世,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进入了一个"后德里达时代"或曰"后理论时代",解构的一些主要原则成为一种经典的批评原则和研究方法。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既相互抵牾同时又有一些共通之处,这一点尤其体现于德里达的专著《马克思的幽灵》。在书中,德里达试图在传统和当代的以及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之间发现一些共通的东西。在德里达本人的认可和直接参与下,解构理论在美国批评界一度发展演变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一大批评流派,一批解构批评家、新历史主义批评家以及后殖民批评家卓有成效地将马克思主义与解构理论糅为一体,在批评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72.
直觉在传统认识论中被视为向理性认识提供材料而低理性一等的认识方式。诗学中的艺术直觉也多被视为与理性对立的情感认识方式。在理性主义神学思想的指导下,马利坦"诗性直觉"改造了传统的审美直觉观,发现了艺术直觉中潜在的理智认识性特点。基于理智性认识特点,诗性直觉所把握的是一种形式的情感。在呈现人们幽深无意识深处对实在的意向性情感时,诗性直觉还展现出趋向灵魂之"神"的创造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73.
"解构"策略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堂家 《河北学刊》2003,23(2):54-57
通过考察德里达对哲学与文学作品的解构性诠释,本文提示了德里达思想的两个基本倾向,即强调哲学与文学的亲缘关系,突出哲学与政治的内在关联;追溯了他的解构策略的历史起源,分析了德里达的解构实践,指出了"解构作为一种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并非消极的破坏,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  相似文献   
74.
学术界常把德里达与耶鲁学派一起称为解构主义 ,忽视了二者的区别。文章通过比较与分析 ,指出二者在五个主要方面的差异 ,并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对差异产生的原因作了尝试性总结 ,以便更为清楚地认识二者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5.
This article seeks to determine which role Jacques Derrida’s notion of messianicity without messianism (1993) plays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discussion of the value of the messianic tradition for political theory. My point of departure is the belief that Benjamin’s, Taubes’, and Badiou’s antinomic approaches to the issue of justice oversimplify some aspects of law. Is there a real need to abrogate the law? I also claim that even Scholem, Rosenzweig, and Lévinas, who believe that a certain law, namely divine law, serves to overcome natural law, fail to provide a consistent accoun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w and justice.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demonstrate, firstly, that a messianic narrative that develops a way to achieve justice without needing to turn to transcendence can be found in Agamben and Derrida. And secondly, that they also provide the most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They base their arguments on a subtl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aws in force – which in their messianic narratives must be surpassed – and the force of law, a force that keeps its validity but is not translated into concrete laws [Geltung ohne Bedeutung]. Yet while Agamben considers that even the force of law must be overcome in order for justice to arrive, Derrida says it constitutes the most redemptive stage to which we can aspire. I compare their messianic narratives and claim that Derrida seems to offer a more substantial strategy – not completely exempt from problems, though.  相似文献   
76.
"上帝存在"命题是西方哲学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人文学科思想精髓的交锋.文章在概述笛卡儿的正方论点的基础上,综述了罗素的反驳和福尔斯的调和论.并从解构主义的角度出发,从能指和所指分离入手,解构了上帝在语言上的存在,分析了"上帝存在"命题的多角度走向.  相似文献   
77.
论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期整个西方后现代思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颠覆了以逻格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理性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语言哲学观从根本上消解语音中心主义高于书写的思想和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二元对立观,认为语言意义系统是开放性的,语言结构是不稳定、不明确的,语言写作不是一个封闭稳定的实体。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哲学观对我国翻译学界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78.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al distance and the idea of proximity. In times that are often described as ‘global’, ‘24/7’, ‘connected’, ‘networked’ and ‘immersive’, distance seems ever reduced and proximity omnipresent. The contemporary impression of ubiquitous proximity might constitute a threat to the survival of critical distance understood either as a cornerstone of enlightened and humanist critical practice or as a key metaphysical ‘technology’. The resulting ‘crisis of critical distance’ produce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position oneself with regard to the ‘other’ in a time that lacks distance and privileges proximity? In tracking the ambiguity (or the ‘aporia’) that surrounds proximity – the desire to be near and the need to maintain a distance – this article rereads some key Heideggerian and Derridean texts in order to attempt a deconstruction of the opposition of distance and proximity at work in the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相似文献   
79.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是发展的、异质的、批判的理论,是强大的精神支柱、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指导思想。所以要认真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用中立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0.
有学者指出,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便是佐证。然而,德里达并没有将所谓“‘确当的’翻译”视为翻译的标准或本质。围绕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When mercy seasons justiee”(当慈悲调剂着公道)等的翻译,德里达旨在以隐喻的方式阐述翻译中对原文的“忠实”是个陷阱,提出一切可译又不可译的悖论以及翻译即改写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