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66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2036篇
社会学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31.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当前,不能因为“两课”教学存在着灌而不进的现象而否定灌输教育。“灌输”理论并未过时,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转型加快时期,切实加强对灌输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形式等体系的研究和创新,以更有效地促进“两课”教学,充分发挥“两课”作为高校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从文化维度发展的新使命.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之维,就是要不断打造蕴含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这些“硬通货”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在国际间的交流交融中增强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要坚持文化传承,特别是要坚持文化性质的传承、文化定位的传承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承;借鉴和吸收有益的文明成果,运用其有效的文化话语表达方式,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审视其有益的文化政策;实现文化转化,有效把握文化内在的层次转化规律、差异协同规律和结构功能规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成果的现代转化,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引领力,实现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存论意义上展开的现代哲学人类学以及世界历史时代的新方向上进行理解。在信仰的无神论倾向、经验主义及自然主义的哲学样式、流动性的辩证思维、实践思维方式以及伦理价值观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传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引导、而且也将融入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转化,转化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共生主义信仰的内化,并形成能够积极影响人类的新的生存理念。  相似文献   
134.
毛崇杰 《云梦学刊》2009,30(3):38-44
我国美学家蔡仪反对价值真理以主观价值取代真理的客观性,并且他坚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批判了以“实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所谓“新马克思主义”以及一种“人类学本体论的实践哲学”。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5.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七大以来,国内理论界围绕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内涵、目的意义、途径方法以及其他问题开展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仍需在基本理论、历史比较、方法更新等方面拓展空间,不断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6.
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证明,只有文化精神相通的民族文化之间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民族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学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都涵蕴着和谐文化精神;和谐文化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成功结合的纽带。  相似文献   
137.
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和核心,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主线。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和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8.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化、结构失衡、总体发展混乱和无序等新特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文化自觉而作出的一大战略举措,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意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标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9.
党的十七大全面总结和概括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内涵极其丰富,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0.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标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创新机制,形成了党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三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