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33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04篇
社会学   133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ABSTRACT

This special issue seeks to move the scholarly conversation beyond notions of conflict-generated diasporas as simply agents of conflict or peace. The field is ripe to unpack the notion of context for diaspora mobilis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focus and novelty of this special issue. Theorising in this volume goes beyond current prevalent thinking that contexts are host-states in which diasporas live, and original home-states to which they are transnationally connected. The emphasis here is that diasporas have linkages to different contexts, and that their embeddedness in these contexts –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in time – either shapes their mobilizations or is shaped by them. The volume theorises about spatialities and temporalities of diaspora engagement: it emphasises spatial notions such as multi-sited embeddedness, positionality, and translocalism on the one side, and temporal notions such as critical junctures, transformative events, simultaneity, crises, and durability of conflicts on the other. This collection further adds new thematic areas to current scholarly inquiry, opening the discussion beyond interest in diaspora remittan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xtraterritorial voting. The authors take little-explored paths to examine diasporas as agents in transitional justice processes, contested sovereignty, and fragile and de facto states, as well as in civic and ethnic-based activism.  相似文献   
642.
近二十年来两岸通婚模式的演进及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渝霞 《南方人口》2007,22(2):23-31
两岸通婚将加快两岸交流和融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改革开放以来,两岸通婚不断增加,通婚模式逐步由单一的"盲目崇尚型"向多元的"互动选择型"转变,最终将过渡到理性的"爱情主导型"模式;而当前两岸通婚在政策、观念和配偶及子女身份认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着两岸通婚模式的演进,必须采取打击非法假婚姻、建立两岸移民磋商机制、推动台湾方面在居留、工作权、婚姻方面给予大陆配偶平等权利等措施,努力构建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通婚模式.  相似文献   
643.
《滇游记》是徐霞客“游道”日臻成熟时期的作品。在此期间,徐霞客由悟“道”而得“道”、践“道”,构建起“游道”的基本框架。徐霞客对“游道”的总结,让他的游历超越了明末“游逸嬉玩”的整体社会背景;以“五伦”为基的“游道”,教会我们处理旅游人际关系时应“尚义守信”;以“逸”为终极目标的“游道”,教会我们旅游的归宿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圆满。当下,应借全域旅游发展东风,引导游客加强“游道”建设。  相似文献   
644.
债权客体是债务人自身而不是债务人的行为或财产。通说认为的债权客体是债务人的行为的观点,混淆了债权客体与债务的内容,是一种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错误观点。“债权客体是债务人”与“债务人是债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不矛盾。“债权客体是债务人”既不会损害债务人的尊严,也不是导致债务人以死亡或破产的方式恶意逃债的必然原因。债权客体不同于给付的对象。  相似文献   
645.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政策是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中一项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公共政策,但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该政策作用的环境、对象及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政策兑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政策的激励作用严重减弱。调整的思路是:提高奖励金最低标准、建立一次性发放制度并由财政统一发放,或者逐步取消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相似文献   
646.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其对外战略正逐渐成形。拜登政府表示将以同盟关系为基础重建美国的领导力,在东北亚地区继续推进印太战略的实施。美国东北亚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被普遍认为战略指向明显,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将继续利用台湾问题对华进行战略牵制,中美关系仍处于其东北亚政策调整的核心。拜登政府将巩固与日本的盟友关系,这一倾向也得到了菅义伟政权的积极回应。朝鲜半岛问题的走向尚未明朗,缺乏沟通和协作的氛围。受制于国内因素的影响,拜登政府对外修复盟友关系、布局战略重组并非易事。鉴于美国在东北亚的政策调整,中国必须正视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一地区的推进,而且对于中国周边安全稳定也至关重要,中国要积极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647.
新冠病毒疫情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疫情防治本身就属于社会政策范畴。总体而言,日本作为东方国家所实施的防疫政策取得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对宽松甚至曾经数度放缓的防疫政策使日本错过了疫情治理的最佳时机,因而导致疫情的长期化。实现经济复苏是日本政府关注的重点,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政策与以防疫为主导的社会政策之间既有结合也存在矛盾。日本政治的变化具有长期的社会基础,新冠疫情的暴发与蔓延使其凸显出来。在新的国际格局条件下,日本面临着外交战略方向的重大选择。  相似文献   
648.
X效率是关于整合技术、人力资源及其他资产来生产给定产出的管理水平的测度。研究文献表明,X效率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们选用参数法中的SFA法,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研究构成我国商业银行业主体的14家商业银行1997-2005年成本效率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成本X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国有银行经过改革后成本X效率显著提高,股份制银行总体上成本X效率高于国有银行,但梯队现象明显,少数股份制银行X效率严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49.
本文结合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发以校园为基础,以信息中心为中心,各系为站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了管理系统的软件结构,模块功能,环境要求,网络拓扑结构和设计方案,对系统中所使用的一些关键技术作了具体分析,同时预测了系统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0.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theory and organizational-public relationships (OPR) continue to guide much of the research in public relations (PR) and espouse values of building collaborative and dialogic interactions for mutual benefit. Yet, OPR historically prioritized the use of relationships to reach organizational goals instead of public or community needs.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paradigm has overlooked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participants. This essay urges PR to prioritize researcher-participant relationships when engaging in research that concerns a community by using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CBPR), an approach that values the contributions of community partners. We consider the foundations and critiques of relationships in PR and explain how CBPR can transcend some of these limitations by facilitating mutual benefit in methodological decisions. We then outline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using CBPR based on a review of studies across disciplines and the authors’ reflections on employing CBPR in their research. This work builds on the PR scholarship of relationships to offer concrete ways that researchers can utilize CBPR to address community needs and prioritize participant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