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杨富学 《西域研究》2012,(1):69-76,143,144
新近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北土拉河东岸出土的汉文《仆固氏墓志铭》,保存完好,内容重要,有助于厘清史书记载十分模糊的回鹘"外九部"之一仆固部的世系问题。关于该部世系,两《唐书》仅列出三世,即歌滥拔延→乙李啜拔→仆固怀恩,而且张冠李戴,混乱不清。根据墓志,结合史书的相关记载进行排比,可知应历九世,即歌滥拔延→思匐→乙突→佚名→设支→曳勒歌→勺磨→乙李啜拔→仆固怀恩。仆固怀恩生年,史书虽未载,但依据新出墓志及有关史料,可推定在716~718年之间。  相似文献   
42.
论夏末早商的商夷联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夏王朝晚期 ,夏与商族、东夷等东方诸部族关系恶化 ,导致商族与东夷诸部族被迫联合反夏。为了促成和加强商族与东夷的联合 ,商汤采取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与东夷联姻、施与恩惠等。从文献材料推知 ,夏代末年商夷联盟已经形成。商族与东夷诸部族曾多次举行会盟活动 ,其中以“景毫之会”和“泰卷之会”最为重要。参加商夷联盟的东夷“诸侯”当较多 ,主要有有施、有仍、有缗、有莘、薛、卞等 ,其中来自有莘、薛的伊尹、仲虺在联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夷联盟的主要活动包括离间夏王朝、消灭与商夷联盟为敌的夏方国、伐桀灭夏等。商代早期 ,商、夷关系仍然融洽 ,商夷联盟得以延续。仲丁之后 ,商、夷之间军事冲突不断 ,商夷联盟终结。考古材料为夏末早商存在商夷联盟的立论提供了佐证。豫东、郑州、偃师等地发掘表明 ,属于商族的下七垣文化与属于东夷的岳石文化 ,在夏末商初有共存和文化混合现象 ,说明此阶段商、夷关系融洽。商代早期 ,在商人国势强大的前提下 ,商文化范围存在着北、西、南扩展而惟独东方收缩或滞展的现象 ,这正是商、夷之间延续同盟关系的具体反映。但至白家庄期 ,商文化却东向大扩展 ,整个鲁西地区皆纳入商文化之分布范围 ,这种文化上的取代应与商、夷关系恶化及商夷联盟终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3.
北齐流内比视官分类考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齐流内比视官是在北魏比视官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 ,是北齐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流内比视官不仅是列入国家正式律令的职官 ,而且其享有的政治、经济待遇也与流内正式品官大体相同。就齐制流内比视官所列官职来看 ,北齐将领民酋长、不领民酋长、州郡中正、部分州郡属吏列入流内比视官 ,主要体现了高齐政权对世袭豪酋、军功新贵、汉族门阀和地方大族势力的政治荣宠和经济优遇 ,并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优遇性以及法令化、制度化的特点。北齐流内比视官的创立 ,对于隋唐视品官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官制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4.
本文简要介绍了五代、北宋初期居于甘肃河西走廊的藏族地方政权凉州六谷部的兴起、部落的构成,详尽地论述了六谷部与北宋中央王朝关系的建立、发展及结束等几个阶段,旨在说明北宋王朝和六谷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的开发,同时密切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45.
"都掌蛮"消亡原因补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朝政府为了在川南都掌蛮地区维护集权统治,对该地区强行实施改土归流,但因条件不成熟而遭到都掌蛮强烈反抗,置流与反归流成为当地民族矛盾激化的焦点,进而演化为镇压与反镇压的斗争,都掌蛮在反明斗争中遭残酷镇压而消亡.都掌蛮因明王朝强行实施改土归流而发难,最终导致其消亡.  相似文献   
46.
两种国家起源模式的比较研究——国家起源道路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有两种模式论 :氏族模式论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和酋邦模式论 (群队→部落→酋邦→国家 )。一部分学者认为氏族模式过时了 ,主张用酋邦模式代替氏族模式。但仍有一些学者固守氏族模式论是惟一正确的国家起源模式。其实 ,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片面性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国家起源模式 :氏族→部族→分化社会→原始国家。  相似文献   
47.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以及人权事务委员会据此所处理的个人来文是国际法上少数人权利保护的最重要的渊源,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人权保护尤其是文化权利的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卢比康湖部落诉加拿大案"的分析中可知,少数人(民族)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是其文化权利的核心。对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保护是我国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中之重,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8.
前秦时氐族散文家苻朗《符子》,集中体现老庄“无为”思想,并不乏文才横溢的寓言体散文之作。整体分析《全晋文》载清人严可均辑苻朗佚文,联系苻朗身世与所处国势,史文印照,尽显作为氐族贵族及亡国者的苻朗在“魏晋风度”之中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49.
论述了喀尔喀蒙古赛音诺颜部与清朝关系的建立,及其在清统治西北边疆中的作用,分析了清朝对其政策实行的背景,及赛音诺颜部贵族在稳定北部边疆和统一新疆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田野调查知识方式对于文艺起源研究而言乃是20世纪的知识学事体。对现存的原始部落原始文艺生活的调查,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文艺起源和原始文艺状况提供了全新的知识参照。但这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学理性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准确地评价我们与他们的时间存在关系,这对我们能否通过这种知识方式更有效地穿越时间黑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