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这是国内首次以论文的形式向中国读者介绍美国当代诗人里查·维尔伯。本文从历史的角度, 对美国诗歌中格律的回归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在这一趋势中居于首要地位的诗人维尔伯的诗歌艺术特征。文章还针对他与弗洛斯特的关系, 讨论了这两位不同时代的大诗人之间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2.
Abstract

In the recent years, R.W. Cox has distanced himself from some genealogical connections made by his followers in regard to what he meant in his famous 1981 article. Was he mischaracterized, fram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Cox has been ‘framed’, a concept elaborated and used across social sciences in different contexts. Here, it is used to look at different mechanisms by which ideas, such as those of Cox, can be connected, ‘framed’ to other ideas, not only to advance knowledge but to strengthen individual careers, to strengthen and construct approaches and disciplines. Framing highlights and creates a space but also constrains and obscures. Cox deserves to be seen outside any frames other than the one he creates for himself, one which is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as does the real world, not captive to any approach, paradigm, discipline, or any other frame.  相似文献   
103.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的政治抒情诗以众生平等的情怀,凸现他个人的人性姿态与人格力量。我们在他的吟唱中,感受到了诗人触摸到的是心灵、良知、正义、忧虑与痛苦。他充当美利坚异常敏感的感官,把对生活和对人格的真的追求贯注于诗歌之中。他的诗歌是美利坚公民的生命的血液,养育着这个民族的肉体和灵魂,张扬了公民意识,使民族精神得到升华,诗歌也就成了守护公民思想和意志的战士。  相似文献   
104.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素以"简朴下的深邃"而著称。本文以弗罗斯特的诗歌《停马在雪夜林边》为基点,在探析诗人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挖掘并彰显了诗中潜在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等的四重矛盾性的深邃主题。  相似文献   
105.
《良相佐国》为英国戏剧家博伊特的一部历史题材作品。博伊特在该剧本的前言部分曾经提到,自己在该作品中运用了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所提出的间离效果理论的手法,以期引发观众对作品深层次的思考。本文从间离效果理论的原理入手,探讨作者博伊特在其中所使用的间离理论手法及其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偏爱于自然诗创作的诗人。通过他的自然诗,弗罗斯特展示了大自然的价值,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爱与关注,并促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包括人类内部自然在内的地球生态平衡。所有这些都表明,弗罗斯特的自然诗是极具价值的生态文学,是闪耀着生态智慧光芒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7.
死亡是西方文学中最为常见也是任何作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除了直接的死亡场景描述以外,西方文学还常常借助于各种死亡象征的运用。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正是由于在其诗作《雪夜停在林边》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了树林这一死亡象征,从而使他的这首短诗具有了无穷的生命力。除了树林以外,西方文学中常见的死亡象征还有水、火、各种动物以及陌生的他人之死等等。  相似文献   
108.
"权力"是罗伯特·基欧汉国际政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与现实主义的"权力"理论不同,罗伯特·基欧汉的"权力"思想不是建立在无政府状态的"均势"基础上,而是以相互依赖为分析框架,罗伯特·基欧汉的"权力"思想既包括了"硬权力",也包括了"软权力";既包括了有形的物质力量,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力量;基欧汉的"权力"思想,揭示了"权力"的最终目的是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罗伯特·基欧汉的"权力"思想是对现实主义"权力"理论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9.
Although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works of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to Emily Dickinson, very little research exist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her admiration for Robert Browning. Within the context of Browning’s nineteenth-century US reception, this essay considers the profound and seminal effect this writer had on Dickinson’s vocation as a poet and her understanding of poetry.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Dickinson’s reading and response to Browning’s Men and Women (1855), it explores connections between Browning’s dramatic lyrics and Dickinson’s creation of dramatic speakers and situations. Developing earlier scholarship on Dickinson’s use of personae and the influence of drama and performance on her works, this essay argues that Dickinson found in Browning’s poetry distancing strategies that complicated the notion of the lyric as a form of personal address and/or biographical revelation. Rather than granting the reader access to the poet’s interiority or corporeal presence, Dickinson, like Browning, creates ‘supposed persons’ who speak in a confidential, intimate manner about particular events and incidents. Following Browning, Dickinson constructs speakers whose identities are divided, contradictory, and fragmented, and, in so doing, she further impersonalizes the personal lyric by cre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her speakers say and what her poems mean.  相似文献   
110.
作为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二十世纪的美国诗歌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在中国近几十年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近几年的研究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综合评析了各家之言,分析了研究空白与不足之处,以期对于中国学者的弗罗斯特及其诗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