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翟灏生活的时代,恰逢朴学大盛时期,受时代思潮之影响,所著《论语考异》具有三大注释特点:其一,注重对经文和音读的校勘;其二,引证广博,不立门户;其三,博搜泛采,资料翔实。《论语考异》是清代汉学家研究《论语》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22.
Rui Wang 《Serials Review》2013,39(4):227-232
This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esents seventeen publications from serials in the library literature covering 1980 to June 2006. These publications ar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from prominent authors that converge at a growing body of library literature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With a focus on research behaviors, the annotated bibliography has four dimension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main findings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behaviors, relations between faculty and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nd a flip side of undergraduate behaviors. Hopefully, this annotated bibliography will familiarize readers with attitudes towards and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nd a continuation of the research in untouched aspects.  相似文献   
23.
朱熹《中庸章句》对"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作了合理而深入的诠释,并且认为,将人的喜怒哀乐未发的"中"与发皆中节的"和"推到极致,并据此体会人的先天本性以及与此具有共同性的天地万物之理和变化规律,进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赞天地之化育",就可以实现"天地位"、"万物育"。这里蕴含着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24.
语法隐喻的系统层次体现具有元冗余特征,这种元冗余特征促成了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在于词汇语法层次的意义潜势选择延伸到概念语法隐喻与人际语法隐喻的语义区域,与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新信息相冗余。语篇隐喻的转移本质源于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这种内在的隐喻体现特征促成语篇隐喻效应形成的同时,也限制了语篇隐喻在词汇语法层的可操作性,因而语篇隐喻的概念是冗余的。   相似文献   
25.
白寿彝先生不仅在交通史、民族史、宗教史、中国通史以及史学史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其早期的朱熹研究亦非常值得重视.他不仅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朱熹撰述进行严密精审的考证,而且超越了单纯的考证层面,反映出通贯的历史意识和划分历史阶段的思想;不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朱熹著作的思想核心和主...  相似文献   
26.
张旋  张启揆 《云梦学刊》2004,25(2):11-13
根据先秦典籍及后世学者的相关资料考证得知,三闾大夫不是官名,而是屈原的爵位称号,只有“左徒”才是官名,是屈原在朝所任的官职。而“三闾”并非是有些论者所认为的郢都中的三条闾巷,而是屈原作为大夫爵位所授封地的地名,在今湖北秭归县境内的三闾乡,也就是屈原的故里所在地。  相似文献   
27.
校雠琐谈     
作为一种重要的编辑手段,校雠(校勘)活动在传统的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有关其源流派别、体制要求、原则策略、方法技巧及其因革变化的历史梳理和理论探讨促成了校雠学的确立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校雠的义界、源流、方法、手段、类型、目的及其相关史实的甄录与解说,简要阐发了传统校雠学所一贯秉承的去伪存真的精神内涵,并对照当下出版界所出现的某些编校劣习而稍加平质,旨在从校雠学传统内为当代的图书编辑活动寻取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资源。从长远看,这种取资不仅有助于矫革陋习,正本清源,同时也可使现代编辑工作渊源有自,取径得法,使现代图书业的发展有章可循,门户转宽。  相似文献   
28.
孙国志 《求是学刊》2002,29(4):115-120
封君制是战国时期列国普遍推行的一种政治制度 ,秦国的封君制是其中比较典型者 ,它上承西周、春秋时代的卿大夫食禄制 ,下启汉代的封君食邑制度。同时 ,与其他六国相比 ,秦国的封君制度融入了军功爵制的内容 ,即秦不仅仅分封子弟 ,更重要的是秦以封君作为对立有重大军功的大臣的最高爵位奖赏。正因如此 ,秦国的封君在秦国逐步蚕食东方六国直至统一的进程中均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文对秦国的封君进行逐一考证 ,以明其源流及对秦国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彭炳金 《晋阳学刊》2011,(4):100-103,108
安置作为惩罚皇亲国戚和高级文武官员犯罪的手段出现于唐代,在唐代,安置作为流刑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主要适用于宗室、驸马等皇亲国戚。到了宋代,安置刑得到广泛使用,高级文武官员犯罪往往被安置外州。宋代安置刑的广泛使用表明宋代对于官吏犯罪的处罚力度与唐代相比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0.
学派意义上的新安理学在明初终结之后,徽州学界失去了自我防御的机制,这使得心学的流入变得畅通无阻。心学在徽州的大肆传播又刺激了朱子学者对新安理学的回溯,从元代新安理学发展出的"求真是"的理念又被重新提起,"求真是"理念又激发了考据学的苏生。明代中后期,徽州学界兴起的考据倾向一直延续到清初徽州朱子学者那里,并对皖派考据学"真是"主张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