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61篇
丛书文集   843篇
理论方法论   290篇
综合类   4739篇
社会学   494篇
统计学   1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21.
The chances that children have to participate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are largely contingent upon the attitudes and skills of case managers. They have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at a child's voice is being listened to and acknowledged in often sensitive dialogue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at case managers need to facilitate child participation. By handing case managers a participation toolbox developed by children and through the use of reflexive monitoring in action, we elaborated on the barriers faced in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tion to facilitate child participation is quickly overruled by often subconscious thoughts and beliefs, stemming from the complex interplay of child image, protection, and participation. Case managers need to be aware of this interplay and how this unknowingly steers their actions. Therefore, iterative reflection should be facilitated within organizations for an actual change in their daily practice and to amplify the role of children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with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相似文献   
122.
在当代文学领域,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长期处于边缘位置,直至进入新世纪,该类作品才大量出现。根据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以及不同的艺术手法,可以将这些文本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回忆型、体验型和想象型,其中后两者在内容方面有一定交互性,但在创作技法上却有显著不同,想象型文本虽也有现实底色,但艺术手法更为夸张。这三种类型的出现,既有文学题材自身的原因,也与作家们的身份和经历、文学自身艺术手法的多样以及日益宽松的创作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3.
赵健秀小说《唐老亚》重建华裔美国人精神和文化形象。在小说中,作者重新刻画了华裔美国人积极的精神风貌,书写了华裔先辈修建铁路但被美国白人社会所隐没的历史,重新解释了被白人社会所扭曲和谬传的儒家思想,揭示了华裔美国人在经济上被囊括与社会政治上被驱逐的尴尬境地,从而对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在精神上和文化上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124.
民族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一直以来都是民族高校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民族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使民族高校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存在诸多困境。从危机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应对,对预防民族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5.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现.而学术界有关国家形象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其中有不少学者对国家形象的内涵、构成、特性、地位和构建等诸多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观点纷纭,研究成果颇丰.  相似文献   
126.
《齐民要术》是中古时期口语性较强的一部农业科技著作,书中使用了较多复合词,有的复合词意义相近或相关,彼此聚合成群,形成了不同的同义词词场。这些同义词词场中的复合词在构词上都有相同的特点:即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单用时意义相近或相关,这样的复合词应是当时的语言社团根据已有的并列式构词法创造的新词。在汉语词汇的历时发展中,《齐民要术》中使用的同义复合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结果:由曾经常用的单音词作语素构成的复合词或易于通过隐喻机制形成新义的复合词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生命力相对较强,在竞争中也相对较容易发展成汉语中的常用复合词;使用频率低或难以产生隐喻引申义的复合词很容易退出语言交际领域,从而成为汉语词汇历史发展中某阶段的陈迹。  相似文献   
127.
Understanding how wood develop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atic of plant sciences. However, studying wood formation requires the acquisition of count data difficult to interpret. Here, the annual wood formation dynamics of a conifer tree species were modeled using generalized linear and additive models (GLM and GAM); GAM for location, scale, and shape (GAMLSS); a discrete semiparametric kernel regression for count data. The performance of models is evaluated using bootstrap methods. GLM was useful to describe the wood formation general pattern but had a lack of fitting, while GAM, GAMLSS, and kernel regression had a higher sensibility to short-term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28.
为了贯彻《共同纲领》的文教政策,使山东大学顺利实现向新民主主义大学的转变,在建国初期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校长华岗为全校师生所授政治大课,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和以理服人的方针,系统地给山大师生讲授了党的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了山大师生的觉悟,为20世纪50年代山大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9.
翻开《野草》,全篇色彩瑰丽奇幻,红色、白色、黑色、青色……构成了《野草》艺术世界中独特的色彩意象体系.鲁迅笔下象征性色彩形象的选择和色彩意境的营造,不仅展示出特定历史时期自然与社会的风貌,而且传达出作者在这一时期内心深处的体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30.
思想性是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作家的创作实践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倾向性。即便描写或叙述一件比较小的事情,里面也渗透着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同时也包含着对某种新发现的独到理解。《白鹿原》在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渗透着作家对传统文化、家族文化、婚姻文化等方面的独特见解,使人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作家的文化观、历史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