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8篇
丛书文集   275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1237篇
社会学   289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随着中国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贫困问题越发严重。基于社会学家胡格伟尔特(A.Hoogvelt)的"过程—互动—行动"分析框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新特点及成因,指出贫困问题的加重,一是源于对社会群体福利最大化这一社会目标的偏离,民众,特别是弱势民众没有充分享受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长处,"宏观上欣欣向荣、微观上民不聊生";二是民主制度的缺失致使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没有一个可循的制度安排供城市贫民来表达权益;三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政府失灵。对此,文章提出破解城市贫困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82.
从对自然界的态度、自然与人的关系、人的能动性三个方面,运用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对荀子的生态观进行现代诠释,指出荀子的生态观对解决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中国城市史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得到了现代诸多学科发展的推动和新兴的城市史学的影响。当今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并形成了城市历史地理和古都研究、城市社会史研究、城市文化史研究、城市经济史研究、比较城市史研究以及城市史学理论研究等热点专题领域。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未来发展可从城市史学的学科建设、城市史研究视野的拓宽与领域的开拓、城市史的整体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等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84.
随着全国不同区域主体功能的划分,需要构建双重生态补偿机制,包括生态修复补偿和生态贡献补偿机制。生态修复补偿实行谁破坏谁补偿原则,分为自行补偿和委托补偿、等量补偿和加倍补偿等方式;生态贡献补偿遵循共建共享原则,以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补偿途径,需要合理确定补偿水平。  相似文献   
85.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他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出发,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着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在小说创作中凸现出鲜明的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自然人性和营造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的生态意识,具有独特的人类思考价值和文化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86.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劳伦斯的经典作品《儿子与情人》,能够从中解读出劳伦斯深刻而独特的生态哲学思想。劳伦斯在小说中精心描述了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两个层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之带来的严重影响,表明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通过对失衡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揭露,劳伦斯旨在呼吁人们尊重外在的自然,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要关注人内在的精神生态并对其和谐的建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些思想使得小说成为一部充分展示劳伦斯敏锐的生态意识和深邃的生态智慧的作品。  相似文献   
87.
Using data from the German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immigrant employment in organizational buffer zones will be investigated from an organizational ecology perspective. Theories in organization and labor market research predict higher exit rates of employees holding jobs in buffer zones. These buffer zones protect organizations from unfavorable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s. Consequentl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buffer zone employment on job stability of immigrants requires a fully dynamic approach, which goes beyond a mere identification of generally increased turnover rates of immigrants.In the first step, determinants of organizational dissolution rates will be estimated. In order to obtain a dynamic measurement of unfavor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model includes both organizational and time-varying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 This will be done by using a three-level mixed-effects hazard model controlling for observed and unobserve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econd step, dissolution rates predicted in the first step will be used as an explanatory variable. These rates indicate the degree of enactment of the flexible buffer zone. It will be shown that immigrants have indeed higher turnover rates, but they tend to remain longer in their organizations wh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eteriorate—and they are not those who leave first when the organization gets into trouble.  相似文献   
88.
人类面对来自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无法回避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悖论,从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维度来审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传统文化的历史空间、城市现实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以及城市未来文化的伸展空间等方面构成,城市文化空间架构应注意城市空间的文化的绵延性、空间展开的多样性及其超时空性。  相似文献   
89.
生态危机已经成为撼动人类生存家园的全球性难题,但是,生态恶化并未因学术理论界的疾呼而得到有效遏制.本文试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社会治理理论解读当代生态热的得失,并时中国的生态治理方案作了初步探讨.提出生态的社会治理是中国走出生态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0.
As approaches to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YD) gain momentum, the issue of sexuality –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 is being subsumed by ideological debates. In the current political climate, sexuality education is often relegated to biological and/or values-based approaches, neglecting essential relational and collective aspects of sexuality. Through the explication of sexualit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youth's social ecology,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nceptual link between the goals of the Sexuality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SIECUS) 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and those of PYD. We argue that sexuality, as a normative part of human development, culture, identity, and relationships, be approached from an asset-based perspective, rather than a deficit-based perspective. We propose a framework that illustrates how aspects of sexuality are embedded within PYD contexts, and demonstrates how a sexuality education program rooted in SIECUS guidelines can further PYD goals across community contex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