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77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10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古代日本没有文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使用汉语言文字作为其交流的工具。在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通过吸收和借鉴汉字的草体笔画及正楷的偏旁部首,逐渐地发明了假名。假名的出现,标志着日本民族文字的诞生。由汉字和假名为主组成的日本语,加快了日本的文明进程。汉语言文字在日本古代文明进程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2.
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螺旋上升的关系,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化的推进引致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产业是城市化的动力和支撑。城市化进程可以看成是资源、基础设施、制度和环境等一系列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优势,吸引特定产业的投资和促进产业演进,在一个静态时点上,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匹配关系。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树立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协同发展的理念,在分析城市要素动态变化基础上,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23.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划经济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中国户籍制度构筑了城市中国与乡土中国的分立壁垒.衍生在制度之上的各种特权与利益分配使得户籍制度改革错综复杂,也给城市化进程设置了重重障碍,延缓了城市化的推进;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和城市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也构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瓶颈".  相似文献   
24.
李晓梅 《西北人口》2012,33(2):45-48
城市化是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西方经济学关于城市演进的理论上主要有分工演进、推—拉作用和集聚经济理论。众多学者在这三个主要理论指导下,着重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来探讨我国的城镇化模式,并关注于城市规模效应和城市体系建设。但这些研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城市发展的目标也太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未深入探讨以全体居民的福利改进为目标的城镇化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发展战略。通过总结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研究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而可对我国近20年来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协调性等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统筹城乡、绿色发展的城镇化;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是好的,但个别年份略有波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26.
中美两国农业贸易对双方都很重要。本文集中于中国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潜力,研究中美两国农业贸易的发展和分析中美双边贸易协定以及中国WTO成员国对中美两国农业贸易的影响。同时本文作者分析了中国农产品现在和潜在的竞争力并对提高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7.
本文厘清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制,并基于2007—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2)全国层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区域层面,东部、中部、西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中部直接效应最大,东部间接效应最大。据此,本文提出健全金融支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体系、强化人才支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和加强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8.
当前中国以异地化转移的城镇化模式已暴露出众多的问题,这种以人口非家庭式迁移和异地转移为主要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予以改变。通过对中国第三条农村城镇化道路进行探索可知,以企业战略推动的统筹发展型就地城镇化模式能够弥补前两条道路的不足,可以实现整村、全家同步转移,农民到市民一步的转换,具有多元正效应。在就地转移的第三条道路中,个体的搜寻成本、心理成本、交通成本和住房成本明显低于第二条道路中相应的成本,而生活成本和学习成本则相差不大。将个体劳动供给经典模型进行扩展可知,当工作时间相同时,第三条道路的劳动者个体拥有较高的实际收入和效用水平;从家庭效用模型中也可发现,家庭部门愿意提供的就地转移劳动数量要多于异地转移劳动数量,其更倾向于第三条道路下的就地转移方式。  相似文献   
29.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功能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已成为一种必然。对于传统农业地区,城镇化的关键在于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对城镇化的路径和推进机制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在这方面,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借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模式为研究分析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3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giving explicit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ependently observed land use change and associated socio-economic changes, perceived land use change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attributed cause of change, and experienced impacts of change. Using a case study region in south-east Australia, we examined the impacts of growth in use of land for dairy farming, cropping, blue gum plantations and rural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on (i) rural population trends, and (ii) the amount and nature of employment available in the study region. Perceptions and impacts of change were assessed using multipl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local residents were not always aware of 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land use change, and had difficulty attributing social changes and their impacts to the land use changes that underlie them. Furthermore, the felt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appeared dependent on a person's awareness of that change, and on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causes of social change.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avenues for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o better specify the processes by which social change processes are experienced as human impacts. The findings also have implications for land use policy and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illu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both perceived and actual social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