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英汉语在各自发展进程中都不断地从别的语言吸收借用词汇。然而,这两种语言在外来词的数量、借用范围和吸收同化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文章从两种传统文化心理、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语言文字类型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讨论了外来词语对英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缩小的过程,但是很快又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取代。总的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虽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性质具有双重性,但其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必须予以关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是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予以调节是必要的。应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体系,以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李济广 《河北学刊》2006,26(5):190-193
大学教育的发展超过一定限度,即在一定时期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其负效果可能比正效果更多,会给社会、学校和群众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弊端主要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24.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多元价值观的存在,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引导大学生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用适合的方式.文章讨论了角色体验、案例分析、多视角切入、人格魅力影响等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Information on the role of cultural factors in abnormal behavior and experience is selectively reviewed, and several conclusions are drawn about the nature, extent, and impact of such influence. Although a number of demonstrated universals exist in the manifestations of schizophrenia and depression, the scope of cultural variation in all aspects of psychopathology is vast. Both universalist and relativist positions in their pure or exclusive form are rejected and the view is espoused that psyc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are the joint result of panhuman and culture-specific factors. Several conclusions concerning the oper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such influences are presented and the issues that are as yet unresolved are identified. The self is introduced as the key concept in explaining both the constancy and the variation of experience across cultures and four dimensions derived from Hofstede's worldwide multicultural research are described. Their potential relevance is spelled out for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ng the culturally preferred and/or characteristic modalities of psychotherapy.  相似文献   
26.
在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诸多发展机缘,其影响力明显减弱。然而程朱理学影响减弱本身却成为了中晚明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机缘,对于明代中后期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不仅成为明代中后期多元思想产生的诱因,而且也为多元化思潮中各派思想的成长提供了保障,并最终促成此一时段多元思想的全面整合。  相似文献   
27.
中国利益集团的成长逻辑与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学者形成了解释利益集团产生的三种典型的理论模式:杜鲁门的絮乱理论、奥尔森的利益集团发生论和索利兹伯里的交换理论。论文基于这三种理论考察了中国利益集团的成长逻辑与动力机制。论文指出,社会内生演进构成了中国利益集团的成长逻辑;利益分化和利益组织化的双向运动型构了中国利益集团的动力机制,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结构从阶级阶层到利益群体再到利益集团的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28.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中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入世化、人生化成为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在禅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本怀,又结合中国传统固有的思想文化,在满足中土社会大众需要的过程中,发扬光大了入世救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精神,其所提倡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特殊体现。《坛经》的心性本体论同时也是人性论,其透过心性论所表达的对无相、无念、无住的人的清净本性亦即人生实践主体的肯定,为人生展现了全新的生命意义。《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奠基了中国禅宗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色,也为近现代以来的人间佛教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的放宽,使基督教在全国快速传播,同样在东北地区的传播速度也在加快。基督教在东北地区的快速传播对人际关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与全国相似的普遍性,也有东北地区的特殊性;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正确面对这些影响,恰当地加以引导,会有益于基督教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的东北社会以及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0.
《仪礼》学经历自宋至明的持续低潮之后,在清代进入极盛时期。因受社会政治剧变的刺激,清初学者就以礼经世展开热烈讨论。顾炎武捍卫《仪礼》的经典地位,率先确认了清代礼制建设的纲领;在《仪礼》考释方面归宗郑学,指明了以朴学为主的经学发展方向;在礼学应用方面弘扬朱学,开辟出融会古今的礼制建设通途。顾炎武以富有独创性的礼学思想,成为清代《仪礼》学的主要奠基者。顾炎武的礼学思想与清廷积极、明智的文化选择多有契合之处,其主要思想观点在清代学术史上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