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61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227篇
理论方法论   81篇
综合类   1472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24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is study draws on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and the spread activation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opinions about the personal trait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s on the United States (US) public’s perceptions of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The study also explores how perceptions of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predict the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various Chinese policy issues. The analyses of the secondary survey data showed that comparis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ait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public opinion about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The respondents who viewed China as a partner or as a competitor also thought that human rights, the freedom of Tibet, and economic issues were important. Those who viewed China as an enemy believed that the selling of arms to Taiwan was importan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image campaig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2.
中西传统教育思想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文章拟从中西对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不同认识方面,分析比较两种教育思想观念的历史成因及其偏失,以期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人的全面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3.
俄汉语祈使范畴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祈使是俄汉语共同使用的语法范畴。俄汉语祈使范畴的语义基本相同,但语用功能相差较大。汉语是分析语,俄语属于综合语,富于形态变化;汉语动词无体的区别,俄语动词则分为完成体动词、未完成体动词和兼体动词。体是俄语动词的核心语法范畴,与态、时、式、人称等其他语法范畴相比,体处于特殊地位。在祈使句中动词体的不同,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同。另外,动词祈使式的人称还受到亲疏关系、年龄、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全球举足轻重的国际组织,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异同。本文从历史沿革、宗旨、组织机构、资金来源、业务领域和贷款程序六个层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5.
文章从语言的共同点出发,分析了母语与英语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特点,通过对两种语言之间三要素的对比分析,探索了母语的对比功能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为英语教学提供可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66.
梳理蛇郎故事已经取得的研究成就,在此基础上对两篇典型的中国和日本的蛇郎故事进行比较,探析两篇蛇郎故事背后的社会、历史及心理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67.
实现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美两国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两国为实现教育公平必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运用当代西方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美教育的差异,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确保每一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所有的受教育者拥有相近的教育机会,通过公平的程序挑选人才并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偿。  相似文献   
68.
中韩两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价值观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两国的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在政策性质、政策价值取向、适用范围以及政策的实际效果方面存在较大的可比较性。而正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启示我们:中国的自主招生政策应该坚持统一高考以保证公正性,扩大自主招生以保证多样性;实现大学与中学“双向”联动改革,建立综合多元化的录取机制;理顺政府、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构建高校自主招生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9.
刘善涛  王晓 《北方论丛》2020,(1):99-106
民国时期为我国汉语语文辞书古今转型的关键时期,《王云五大辞典》是该时期第一部采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为字词标注词性的白话词典,本文对《王云五大辞典》的词类划分依据和词性标注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剖析,并与其他代表性辞书的词性标注加以对比,总结《王云五大辞典》在词性标注理念的时代创新性,也指出其字词词性标注中存在的不足,供当前的辞书编纂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0.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爱”都是一个十分核心的概念。差等之爱与平等之爱是中西方“爱”的伦理思想的明显差异。中国历史上的儒家的差等之爱,长期以来被国人奉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并局限于五伦与三纲为基础的礼制框架内,从而使其无法跳出宗法血缘社会的羁縻。而在西方社会,关于平等之爱的思想总是与正义、平等、博爱、自由、法治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并广泛渗透到以平等为其本质之一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