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431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31.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Vs) influences the future of transportation. Beyond the potential benefits in terms of safety, efficiency, and comfort, also potential risks of novel driving technologies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risk perceptions toward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driving in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driving. 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individual risk perceptions, we adopted a two‐step empirical procedure. First, focus groups ( N = 17 ) were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relevant risk factors for autonomous and connected driving. Further, a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which was answered by 516 German participants. In the questionnaire, three driving technologies (connected, autonomous, conventional) were evaluated via semantic differential (rating scale to identify connotative meaning of technologies). Second, participants rated perceived risk levels (for data, traffic environment, vehicle, and passenger) and perceived benefits and barriers of connected/autonomous driving. Since previous experience with automated functions of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can have an impact on the evaluation, three experience groups have been formed. The effect of experience on benefits and barrier perceptions was also analyzed. Risk percep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for conventional driving compared to connected/autonomous driving. With increasing experience, risk perception decreases for novel driving technologies with one exception: the perceived risk in handling data is not influenced by experience. Th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an understanding of risk perception in autonomous driving, which helps to foster a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Vs on the market and to develop public inform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32.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苏州园林的景观特点以及蕴涵其中的生存智慧。指出了苏州园林优美的生态环境、精雅的人文环境与"心斋"、"坐忘"的超功利人生境界相结合,构成了人类"诗意地栖居"的最优雅的文明实体。  相似文献   
133.
沿着<尘埃落定>的寓言特质,穿越历史的、民族的、现实的层面,直达文本更深的内在意蕴中国智慧寓言模式的建构.小说不仅凝聚着阿来本人的生命体验,而且积淀着汉藏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作家创造老土司、书记官、傻子这三类象征形象,又以傻子形象为核心,在展示神秘复杂的土司世界,破译权力秘密的同时,反复追问聪明与傻这样形而上的哲学问题,最终达到对中国智慧或东方智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4.
哲学是什么     
哲学发展史表明,主要哲学形态的产生及其内容,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当时人类的生存问题展开的;哲学的本意及众多哲学家对哲学是什么的解释,指出了哲学是对人类生存智慧的追求;在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演变中,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由"知识总汇"变为生存智慧。总之,哲学是对人类生存境遇及其存在方式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5.
辨明儒学的性质和旨归,是戴震从事儒学经典诠释工作的主要动机和目的。儒学是修己安人、经世致用的学问,而不是追求思维精致、理论完备的哲学;儒家学者的使命是揭明真理和实现真理,而不是追求真理和占有真理;儒学的价值在于学以致用、国治民安,而不在于个人的道德完善和思想理论体系的完全自足。戴震关于儒学性质和旨归的辨析,对于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儒学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李翔海 《河北学刊》2006,26(5):27-29
杨海文认为,生活儒学预示了当代儒学发展的一种趋向,在今天,“回到孔夫子”应当是回到生活意义上的孔夫子。从“儒家全球伦理”的宏大视野看,道德金规则、和合思维、大同理想则是我们在当今这个复杂的时代中期望“回到孔夫子”的三大德性措施,更是生活儒学对于“回到孔夫子”的人文承诺。李翔海认为,21世纪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既应以“圣之时者”的智性风貌来直面时代课题,又要注重通过“因革损益”的思想方法在综合中创新,在创新中综合,这或许是我们今天从“回到孔夫子”这个话题中得到的基本启示。王振铎认为,孔子通过编辑“六经”,将华夏旧藏典籍复活,并缔造成坚实定型的经典图书结构,形成了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传统文化之根。作为开启华夏文化传播、促进百家文化大繁荣的宗师,孔子继往开来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7.
论教师的教育智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师不同于其它科技工作者的地方,就在于要有教育智慧,教师所具有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都是教育智慧的表现形态。文章对教育智慧的内涵、教育智慧形成的新观念、新方法以及形成教育智慧的基本保证和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8.
色、才、德是古代文学作品对女性审视的三个维度,刘向《列女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以女性为主角的文艺作品,该作品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美的认识态度无疑具有强大的审美影响力。在《列女传》女性塑造中,表现出对“色”的理念颠覆与淡化,以及对“才”的关注和全面认识,而对“德”的高度礼赞是《列女传》女性审美的最强音。色、才、德三者的重要性依次逐步增强。《列女传》女性美学呈现出一种游离于现实环境的理想性状态,从而为传统女性审美注入了新的因素。但对“女色”的抵制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9.
宗教经验一方面有别于日常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别于宗教智慧.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般若现象学或智慧现象学能够成立,那么对般若的获取也应当进行两方面的现象学还原:既排除世俗的经验而达到宗教经验的层面,也排除宗教的一般经验而达到宗教智慧的层面.只是这种还原的具体操作,必定有别于知识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很可能不是通过一般意义上的学证,而是通过特定意义上的修证.但它也必须是在现象学意义上的明证性,即某种可以显现出来的明证性.  相似文献   
140.
庄子生态美学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阴山学刊》2009,22(2):5-7,36
以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庄子从生态和谐思想、生态美学原则以及生态循环意识等方面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庄子》中所蕴舍的朴素的生态美学智慧对于当今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