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52篇
人口学   157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08篇
综合类   398篇
社会学   282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以"成都市武侯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服务需求"调查数据为依托,对影响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选择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对城市老年人而言,其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选择受性别、文化程度、婚姻、居住方式、经济状况、养老意愿、子女数目等因素影响,但现阶段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形成显著影响的主要是年龄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女性社会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妇女流动”的核心成果--《女性社会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妇女流动》一书的问世,既是对中国少数民族妇女流动历程的一次全面总结,又是少数民族妇女心声的真实呈现,将会对未来的少数民族妇女流动研究产生持续影响。少数民族妇女流动,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契机下,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互融通、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形成的。该书作者杨国才教授把自己作为少数民族妇女流动人口中的一员,从自身的经历和大多数少数民族妇女流动的经验中得出,教育是各民族妇女向上流动的基础。通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够将大量少数民族妇女的水平流动转变为垂直向上的流动。该书挑战了学术界长期以来“蓝领不能向白领流动”的观念。尽管这一思想在当下不能占据上风,但作者还是用秉笔直书的评述,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向上流动的艰辛探索,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知识妇女的讴歌,更是体现了她对“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女性自主性”的追寻与期盼。该著作从立项、写作到出版,历时10年,充分利用各级妇女组织网络,调动各民族妇女参与,将少数民族妇女作为研究主体,引入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少数民族妇女流动的特征,从少数民族妇女的立场出发,突破女性“自说自话”的局限,让更多人听到女性的声音。20余万字,令笔者捧读之际不时被激励、被鼓舞,借此分享自己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813.
王安忆上海题材小说创作.从早期的理想与感伤的独白,中期的营造精神之塔,到近期的对日常生活意识的凸现,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814.
The effect of social mobility on the socioeconomic differential in mortality is examined with data from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Longitudinal Study. The analyses involve 46 980 men aged 45–64 years in 1981. The mortality risk of the socially mobile is compared with the mortality risk of the socially stable after adjustment for their class of origin (their social class in 1971) and class of destination (their social class in 1981) separately. Among those in employment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hat movement out of their class of origin is in the direction predicted by the idea of health-related social mobility. This evidence, however, seems strongest for causes of death which are least likely to have been preceded by prolonged incapacity. Movement into the class of destination, however, shows the opposite relationship with mortality. Compared with the socially stable members of their class of destination, the upwardly mobile tend to have higher mortality and the downwardly mobile tend to have lower mortality. T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lass of destination, it is suggested, may explain why socioeconomic mortality differentials do not widen with increasing age.  相似文献   
815.
从日常生活角度,分三个方面探讨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的"权力"特征:一、权力在日常生活中以日常权威和权力崇拜的形态出现;二、权力的运作方式:权力和日常生活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互动,"关系"是其互动的润滑剂;三、权力游戏的动因是争权夺利和琐碎的日常生活事件,权力游戏是荒诞和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816.
汪曾祺“日常生活”的诗意建构是汪曾祺对日常经验的想象性表达。作为百年“日常生活”叙事发展中的个案.汪曾祺偏安于自己地域性的“日常生活”的玩味,赋予“日常生活”一种诗意。这是其“日常生活”叙事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风俗民情的描写与民间人物的塑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17.
浅析当代中国平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平民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高涨,反映平民日常生活的平民文化开始发展起来,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文化是由平民创造或为他们创造的、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它具有真实、积极向上的日常生活色彩,关注平民百姓的情感世界,必将取代大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角。但目前,平民文化还需注意处理好文化的世俗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818.
结构功能主义技术—功能论的教育公平观认为通过机会均等的教育与职业的联系,激励社会层级流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转型中国公共教育制度构建与教育政策影响深远。实践中的精英复制,使之黯然失色。为教育公平祛魅,警惕政治国家利用教育公平弱化公民社会,回归政治国家公共资金提供者与教育权利保障者角色,是实现教育公平,最终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19.
张恨水旅居重庆时期,写了大量以重庆知识分子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详尽地描写了知识分子的衣食住行和精神追求等,再现了抗战时期重庆知识阶层的日常生活的艰难。而张恨水这一写作倾向的改变,既与抗战期间重庆的现实环境有关,也与他的自身经历有关,而且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抗战期间向普通人日常生活靠拢这一普遍而重要的转向。  相似文献   
82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practice and social meanings of cross-border journeys of Dai minority monks,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 China. These journeys play a vital part in Theravada revivalism in this border region. In the early 1990s, the Dai monks left Xishuangbanna to pursue their Buddhist studies in Thailand, thereby experiencing Thai culture and society. I will show not only that transnational networks among the Tai peoples in the upper Mekong region have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is religious movement, but also that the transnational Theravada networks enable and are partly constituted by the cross-border journeys of Dai exiles and minority monks, which strengthen and enhance the Dai ability to persist, revive, and maintain their local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It is these cultural practices which contribute to and formulate the making of Dai places within the power contexts of state displacement, regional trade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