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8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口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50篇 |
理论方法论 | 30篇 |
综合类 | 237篇 |
社会学 | 45篇 |
统计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21.
卜元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107-109
中国武术的动静观,不仅注意身体运动表面的动静变化,而且强调人的身体和心灵整体内外的动静运动变化。动静是武术中最重要的一对阴阳范畴,武术讲究动与静的和谐,它深刻地反映在各种技术特点之中。 相似文献
22.
王丽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41-44,53
20世纪90年代的市民小说对日常生活的本真书写和审美再现建构起日常生活的叙事诗学,同时,在民间立场上确立了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1.日常生活是生命个体此岸生存的意义支撑点;2.日常生活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23.
由于第三人称不是言语交际的直接参与者,其指称形式的所指定位存在诸多复杂的情况。基于Langacker的情境植入理论,分析探讨英汉日常语言中第三人称指称形式所指定位的认知规律。研究发现,英汉日常语言中第三人称指称形式的所指会在形态、语义及范畴层次等方面发生变化,其具体定位需通过话语参与者共建话语框架并进行认知加工才能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24.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的本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玉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33-37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应该是美学的本根。从哲学和美学的发展来看,回到日常生活世界是大势所趋;新实践美学从来就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达到一定自由程度的产物,审美关系首先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生成的,也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它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体上有三个向度:精英化、大众化、市井化。中国当前仍然处在日常生活全面审美化的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大一学生日常关注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方法:对567份学生作业进行分析。结果:新生主要关心的问题是人际交往、生活和学习。结论:新生的思想观念转变很大,对环境适应性强,但存在认识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6.
黄仲山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84-91
审美趣味代际传承是青少年趣味养成的重要路径,日常生活美育则是现代美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向,以及社会文化消费化的转型,传统的审美趣味代际传承之间产生了较大的裂缝。青少年日常生活美育存在诸多问题,成人美育又长期被忽视,给当下美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审美趣味代际传承的有效模式和途径,以丰富社会美育内容,优化生活美育模式,扩展全民美育范围,发掘艺术美育功能,努力实现代际之间审美文化的有效沟通,提升各自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27.
张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4):5-12
屯堡人礼俗活动的高度象征化、深度混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使得日常生活本身成为神圣进行自我表证的一个路径。当作为一种神显形式的礼仪实践被泛化为一种礼俗生活之时,神圣已非人们日常生活的"在外者",而是内化于其中。礼仪实践的泛化,使得神圣的仪式活动与世俗的日常生活的二分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理解这种弥散于生活之中的神圣感,能让人类学的研究在经验上和观念上对从宗教话语体系中衍生出的"神圣论"加以适当修正,从而获得其更为深刻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28.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慧清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5):19-20
以说 理 教育 为主 导 、以灌 输 宣教 为 手段 、以 活动 为载 体 的高 校思 想 政治 教育 现 行模 式 ,曾取 得 不俗 的运 行 效果 。然而着时 代 的发 展,这 一 模式 运 行秩 序正 常的 表 象已 蕴 含着 教育 者 与受 教育 者 的冲 突,实效 趋弱 。 要增 强活 力 ,必 须多 维度 地拓思想 政 治教 育与 大学 生 实际 问 题解 决的 相 结合 。也 唯 有探 寻与 大 学生 日常 管 理、心 理 健康 教育 、网 络行 为 指导 、就 业指 导结的道 路 ,才能 增 强高 校思 想 政治 教育 的 主动 性、实效 性、时代 性 、实 用性 。 相似文献
29.
王巨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2):104-110
当代诗歌正逐渐远离崇高的、形而上的美学追求,探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文化转型过程中日益膨胀的享乐主义和消费文化的深刻影响;二是"民间立场"挑战"知识分子写作"的精英文化而导致的诗学内部裂变。日常生活审美化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广阔而新鲜的实践空间,使高雅文化形态更加贴近大众文化。同时,对日常生活的过度阐释和审美泛化也产生了大量语言俗白、情感缺位的"口水诗",从而遮蔽了诗歌的终极精神和语言魅力。当代诗学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寻求诗歌的"诗美"和"诗意",在日常语言结构和生命体验中保持诗人乌托邦的自由幻想和精神向度,自觉于诗歌的本体审美向度。 相似文献
30.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结构和生命体验的模式,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却往往是含混失序的。原因除了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的驱迫,和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的必然的瞻顾外,还在于人们在古典的、现代主义的和(尤其是消极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观念之间的游移不定。为了克服这种含混,就要历史性地反省审美活动的本性,审查各种美学观念的合理性及其范围。而″审美暴力″这一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最能引发争议的现象,可以为这种反省提供例证和动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