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0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3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88篇 |
理论方法论 | 22篇 |
综合类 | 828篇 |
社会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白鹿原》的关中文化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00-106
新时期文学中,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很多作家共同的追求,出现了地域民俗、地域方言与文学创作强有力的渗透与交融,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白鹿原》是这类作品的典型,在这部小说中,关中民俗文化和方言渗透到方方面面,使作品具有了浓厚的关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2.
张道俊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2):55-59
从中古音和上古音分析崇阳方言声系,并对语音现象成因探讨,全面总结其读音规律,可得出一些重要结论:部分晓匣母字读f是介音清化的结果,部分书禅母字读f是声介合音的结果,泥疑影三母的舌面音值η.是腭化的产物,日以二母的舌面音值η.不是腭化的结果,见母的腭化与否与介音ν的位置密切相关等等. 相似文献
83.
鲁海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3-65
方言在网络话语中的使用表达了网络个体彰显自我价值的诉求,承载着网络个体对主流文化的反思与挑战,网络个体通过方言及其承载的地域、阶层文化寻求着自我文化的依托。 相似文献
84.
李启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155-160
以湖南龙山靛房乡土家语语音系统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靛房土家语音系的系列变化,探究其变化的规律及原因。靛房土家语音系的变化表现在声调、声母、韵母以及语言的节律等方面。整个音系与当地汉语相似,这种变化是汉语的深度渗透和强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
崔霞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5):77-79
蟹摄和止摄在山阴方言中演变比较复杂。通过中古音韵蟹止两摄与山阴方言的读音比较看出,在语音演变过程中,蟹止两摄在山阴方言中保留了一些较古老的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86.
豫南罗山方言里有着十分丰富的疑问语气词,可表是非、特指、选择、反复、反问和承前等疑问语气等。其中,是非疑问语气词数量最多,共计10个:不、没s、an33s、33、着l、an33、哇、哦、哟、吧。它们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用法上都与普通话有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7.
陈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2):202-207
宜春话有一个将来时态助词“格”。它可以放在动词、形容词、少数名词、数量词之后,表示事件即将发生。“格”具有离散功能,可看做离散标志。“格”字句常表意愿、推测、提醒、警告。“格”的本字是“去”。 相似文献
88.
厦门方言词汇一百多年来的变化——对三本教会厦门话语料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19世纪传教士编写的厦门方言语料和现代厦门方言可以看出,一百多年来,厦门方言常用基本词变化不大;一般词汇则约有半数发生了变化:或成为历史词汇,或精简合并,或义项改变。厦门方言词汇的各种变化,体现了词汇系统的内部竞争及其规律,也是厦门的社会生活各方面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春秋公羊传解诂》中有26条齐鲁方言材料,其中21条是方言词汇,2条是方音,3条是方言语法。这些材料为方言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所涉及到的构词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方音的描写和方言语法现象的揭示,对语音学史和语法学史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0.
周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79-381
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东北方言,给方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东北方言"整"被认为是东北方言中的万能动词,其语义变化无常。主要从静态,状态和动态三个范畴对"整"语义进行划分,并对其相关的义项进行阐述。并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隐藏在东北方言"整"背后的认知机制和语义扩展规律及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