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8篇 |
免费 | 196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4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399篇 |
人口学 | 214篇 |
丛书文集 | 301篇 |
理论方法论 | 252篇 |
综合类 | 1523篇 |
社会学 | 1414篇 |
统计学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177篇 |
2017年 | 225篇 |
2016年 | 178篇 |
2015年 | 178篇 |
2014年 | 259篇 |
2013年 | 761篇 |
2012年 | 314篇 |
2011年 | 248篇 |
2010年 | 176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181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54篇 |
2005年 | 129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基本概念的争论和确立是国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项基础工作。由于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实践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女性文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由强调"差异"到注重"社会性别"、"身分",理解越来越趋于学理性。这些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相似文献
52.
文学民族性问题是中国现当代美学—文艺学的一个“焦虑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实际上被“个别化”、“边缘化”、“表面化”了的课题。现代人类学将为该问题研究的理论突破和创新提供一种可能。现代人类学立场的核心是肯定人类文化的相对性和差异性,将人的抽象、普遍、同一的本质还原为具体、特殊、多样的存在,最终突出人性的“民族化”身份和特征。立足现代人类学立场,“还原”文学的民族“身份”(特性),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应否“去蔽”、“还原”的问题,以此反思我们以往的学术研究现状,重构真正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文艺学。 相似文献
53.
“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知止”。“回到你自己”是“知止”的根本义。这涉及到今人所关注的“认同”问题:自我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内容上讲,知止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内在贯通。由此,知止的观念又展开为三重意义:回归自然、回向历史与成德知本。此三义辐辏于第二义而贯通为一体。其特点则表现为一个“复古”的历史精神。但“知止”并非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要在“进”与“止”之间保持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协调的关系。“知止”观念从存在实现论意义上凸显了一种历史的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差异原则。这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4.
程桂龙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1):181-189
微传播是网络传媒快速发展、媒体技术加速变革、信息接收优化调整所带来的一场媒介革新,具有进入门槛低、传播无边界限性、管理真空化等特点。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在外延层面、媒介层面、个体层面面临三重困境:一是社会思潮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二是传播媒介微细化,传统认知媒介被颠覆;三是政治态度冷漠化,政治认同效能的凝聚力降低。高校需从内核、渠道、外延方面加以改进,应强化内核,提高传播内容的权威性;拓展渠道,提升传播过程的精细化水平;巩固外延,统筹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表达。从微传播视域提升政治认同教育的穿透力、效能感与整合力。 相似文献
55.
国家身份是国家自我理解、表达以及他者对此所反馈的一种"意象",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层面。本文侧重分析后者,即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角色以及与他国的关系定位。作为国家利益的指向标,国家身份的建构主要通过外交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规则的约束这两条路径进行。身份差异带来了大国关系处理的难题,中国作为崛起中大国,也面临国家重塑身份的挑战。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国际"规则"之间选择性参与,并进行再诠释与再塑造,直接体现了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态度,也是再塑国家身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范永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98-102
“主体位置”是身份/认同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以“主体位置”取代“主体”,是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一项重要议题。福柯的主体位置理论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揭示建构主体位置的话语权力机制;二是确立反本质主义的身份政治观。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流派践行了这两条路线。其中,“去除认同”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向。身份/认同政治应当注意吸收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关注人们在话语系统、意义系统中的位置,也要关注其在经济系统、国家政治系统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57.
胡文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83-88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根源,以及这一问题对台湾现实政治所发生的影响是需要认真加以清理的问题。殖民地经历是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总根源,而国民党在台统治失误使这一问题恶质化。在台湾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认同”问题造成了台湾社会的诸多乱相。 相似文献
58.
以对河北省4所独立学院1 000多名大学生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描述了独立学院大学生显著性角色认同状况。独立学院大学生显著性角色认同总体上清晰、合理,但也存在学习认知程度不高、学习体验不佳、学习行为失范等问题。各独立学院应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改善大学生显著性角色认同状况。 相似文献
59.
准市民的身份定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朱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0,(6)
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日常生活语境中,对农民的定义有两个涵义,一是职业的,二是身份的,人们更偏向于从身份的角度理解农民。大批的农民工进城,在城市形成了一个新的准市民阶层,他们中的多数人将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农村。而制度障碍、土地牵制、交往局限、社会歧视等因素,使准市民难以与城市和市民融合。长期的不融合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影响城市化、现代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60.
伴随全球化进程而出现的灾疫失律,意味着灾疫问题因人类活动的干扰而日益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内部风险。灾疫失律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因人力干扰而造成的包括全球变暖在内的气候危机。不同路径的灾疫伦理研究,可能为气候危机的伦理学考量提供一定的思维契机。灾疫伦理学的生态理性思想,为气候伦理研究提供了一种生态整体视角;气候治理的目标指向,在于创建具有生境化特征的生态文明;气候治理的具体路径,在于践行一种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伦理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