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25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91.
随着科学的发展,生育技术日益为人们所熟悉,从避孕、流产到各种生育辅助、治疗手段,琳琅满目、数量众多。这些技术的发达到底给女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回顾了国外女性主义学者的有关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简单地将生育技术定性为解放或者伤害女性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要分析它被应用的社会。只有消除了父权制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生育技术才能真正被用于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92.
探求大工业时代的人的解放是马克思终生的理论主题。从这一主题出发,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述,揭示了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社会根源,并指出了人和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和必然归宿,即全人类摆脱盲目的自然力、社会关系以及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变革社会关系,建立共产主义从而实现人类的解放的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本质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深层本质。如果说“自由、平等、博爱”曾经是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旗帜的话,那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前提”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旗帜。  相似文献   
93.
对于女性解放来说,政治解放是必须的,西方女权运动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马克思在异化世界与人类世界辩证关系的框架中揭示了女性解放的前提及意义,正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政治、经济及法律方面平等的条件。但单纯的政治解放对于女性解放是不够的,女性解放必须突破政治解放的界限。  相似文献   
94.
由两个文学形象谈女性解放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解放必须把个人追求同社会进步相联系;女性要解放必须增强独立自主意识,划清与落后思想的界线。文章以《安娜·卡列尼娜》与《红楼梦》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追求爱情自主终致殒命的命运为材料.较细致地阐述和论证了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9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历了二次大的思想解放。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出了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 ,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的新观点 ,推动了中国的第三次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96.
新中国前 3 0年的妇女解放运动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失误。第一 ,桎梏妇女的社会枷锁解除了 ,但精神枷锁依然存在 ;第二 ,“男女都一样”的口号造成女性主体意识的贬抑 ,阻碍了男女平等理念的现实化 ;第三 ,依附心理限制了女性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史。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是解放思想。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新时期解放思想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98.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分析当前正在进行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状况及其问题,提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应是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同时,就如何解放思想提出积极变革思维方式、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制定改革的配套性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
中国花卉文化中,牡丹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明代传奇《牡丹亭》从传统的牡丹文化、牡丹文学中吸取了丰富的养分。在剧作家汤显祖笔下,女主人公杜丽娘有着牡丹一般的艳姿淑质,牡丹一般的悲剧命运,牡丹一般多情而坚贞的品性,显现了浓厚的牡丹文化元素。而美丽高雅、多情动人的杜丽娘形象的塑造,正是明代中后期人性解放思潮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0.
Abstract

The paper examines Qiu Zhijie’s multi-layered project A Suicidology of the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since 2008) and asks what is at stake when art literally and metaphorically is assigned with life-saving functions. Based on the artist’s assumption that today’s soci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as well as its subjects are historically constructed the article conceives of the Nanjing Bridge as an embodiment of a historically constituted contemporary Chinese reality. Through close readings of the works as well as analyses of theoretical writings by Qiu Zhijie the article scrutinises the relationship Total Art assumes between the social and the aesthetic realm and examines the premises and strategies the artist adopts in order to produce socially and aesthetically effective art that keeps ‘al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