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8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048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313篇
理论方法论   100篇
综合类   1974篇
社会学   35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政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民族政策的运行环境,着重阐述了市场经济对民族政策的影响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政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论中共二大提出"民族自决"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彬  谢忠 《民族研究》2007,2(2):11-18
本文认为,中共二大提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自决主张,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自当时国际与国内、主观和客观诸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历史合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考述北魏、北周、唐时期出现的诸多追祖李陵的现象,以"拓跋鲜卑系李陵之后"为讨论中心,从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的视角出发,来重新梳理和解析此类深为学界所质疑的追祖现象.本文还结合时代背景,将李陵视为一种胡汉杂糅的文化象征符号,探讨了其在北方游牧人与汉地农耕民接触与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彝、汉文献所见之彝族认同问题——兼与郝瑞教授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春来 《民族研究》2007,13(5):85-93
通过对相关彝、汉历史文献的分析,结合田野资料,从主位的角度,考察了彝族的族类自称、族源、世系的自我认识,是否属同一群人的自我界定,族内婚意义上的联姻情况等,以此表明,民族识别以前,在今天被划定为彝族的人群中,在较大范围内应当存在着族群意义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新傈僳文自1957年创制试行,已历经半个世纪。有关傈僳文的研究积累了翔实的调查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视野狭窄,方法单一。当前的研究应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多重研究方法,力求在研究中有所创新和突破。第二,描述性研究较多,解释性研究较少。今后的新傈僳文研究应多关注傈僳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语言文字多样性保护、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等问题。第三,回顾性研究多,前瞻性研究少。学界应对新傈僳文的使用现状进行深层次的前瞻性研究,提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应用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允武  王杰 《民族学刊》2013,4(4):71-79,123-127
2012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成果颇丰。其中,论文约有320余篇,比2011年增加了100余篇。这些研究在内容上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较为全面,其中,民族习惯法、民族司法的研究比往年增多,民族政治权利成为年度重要话题;二是内容上的交叉研究增多;三是出现了一些综述性、反思性研究成果;四是关注了一些热点事件和话题;五是应用性研究成果较多。这些研究在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协商民主成为年度新话题;二是注重实证研究;三是注重比较研究。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权利保护、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习惯法、民族法制史、民族司法等方面分别对其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与评价,在辨别良莠、展示精华的同时,为不断繁荣中国民族法学提供可借鉴的年度综合性史料。  相似文献   
17.
张立辉  徐学初 《民族学刊》2013,4(4):80-89,128-131
本文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视阈,论述了和谐民族关系的必要性与实现途径,要旨在于说明:古往今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始终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当前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所在;费孝通先生所提倡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不仅是对中华各民族关系之历史与现状的精辟的理论概括和真实写照,而且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做好民族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亦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郗春嫒 《民族学刊》2013,4(2):10-16,94-95
全球化浪潮使得布朗族如其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正面临外来文化冲击,如何有效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要。本研究认为,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布朗族传统教育的模式及其功能发生了改变;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地成为当今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尽管它正面临传承与发展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9.
何雄浪  张慧颖  毕佳丽 《民族学刊》2013,4(6):1-8,89-90
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了SWOT分析,并对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西部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科学判断。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严重落后于其他地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部民族地区没有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优势。西部民族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相对比较特别的地缘优势,来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铀生 《民族学刊》2013,4(6):14-17,93-95
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体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血脉和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才能最终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将进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