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8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42篇 |
理论方法论 | 16篇 |
综合类 | 260篇 |
社会学 | 43篇 |
统计学 | 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证人出庭作证对当事人(特别是被告人)权益的保护、增强诉讼活动的透明度、保障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如果证人不出庭,特别是重要、关键证人不出庭作证,这将直接影响到刑事案件的庭审质量和审判结果。但是,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难已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界定证人的范围,剖析证人不出庭的原因及危害,以期构建一种更加完美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22.
实时专家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实时性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实时专家系统的含义,实时推理的特点及其方法并阐述了一个机器人焊接视觉跟踪监控和诊断实时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23.
步洋洋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24-26
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多对亲属免证权作出了相关规定,我国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亦是如此。我国刑诉法从1979年立法至今经过了1996年和2012年两次较大修订,均未对亲属免证制度进行明确规定,2012年修改后的刑诉法在明确证人强制出庭制度的同时,赋予了被追诉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被强制出庭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免证特权的色彩,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亲属免证特权。通过对亲属免证权的考察,指出亲属免证权的必要性,在比较借鉴域外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关于亲属免证的相关规定基础上,对我国亲属免证制度的构建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4.
人力资源决策支持系统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三库一体化结构相结合应用于企业对人才评价的决策过程,这种评价是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技术,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模拟专家面试时的思维方法,对被测者因人设问,因材施测,它是专家面试和情景模拟的计算机化。决策过程是在计算机中模拟出“管理动态环境”,决策者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管理实践、分析和决策。建立在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上的人才评价体系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科学的辅助性的决策支持,构筑企业人才资源高地,使企业更有效地发现人才、吸纳人才、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25.
刘蕾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30-33
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形式,在实践运用中出现了因其可靠性不确定而导致的种种问题。通过分析影响鉴定结论可靠性的各种因素,为鉴定结论的可靠性建立了一系列保障程序,包括对检材的收集、提取和送交鉴定的程序;受理鉴定后鉴定机构的操作程序;鉴定人的中立立场;鉴定人资格授予管理机制以及针对刑事诉讼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实行为辩护方设立鉴定顾问制度。 相似文献
26.
王妮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9-54
中国新民事诉讼法中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形似美国的专家证人,但又因两国诉讼制度的差异而只能在现有规定基础上对美国专家证人制度进行选择性借鉴,建立准入前的严格审查、参与中的证据开示制度,设置出庭义务并厘清其证明力和采信标准。另外,在与鉴定制度的关系上,可以根据专家辅助人发挥作用的不同进行类型化归纳,使对鉴定意见进行质疑的"鉴定人—专家辅助人模式"和鉴定人缺位情况下的"专家辅助人模式"分别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7.
付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4):32-34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刑事书面证言在法庭审判中存在着滥用的情况,并给诉讼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需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事书面证言制度,采取相关措施将刑事书面证言的庭审使用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促进诉讼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28.
“中立”,作为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理念从古罗马时代至今未有改变。有所缺憾的是,与中立理念在诉讼中的应有地位相比,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中立的重要价值,对其理解过于狭窄,现有制度对诉讼中立性的保障或体现也有所不足,影响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实现。因此,笔者从广义的中立观出发,以司法鉴定制度作为切入点,对其中有违中立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管见,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29.
直接言词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之一,它在许多国家刑事诉讼实践中得到了贯彻。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一些规定也体现了直接言词原则的精神,但由于立法上、司法实践上存在贯彻执行这一原则的障碍,使得这一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成了一种摆设。因而,在我国要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必须建立证人等出庭的制度,限制书面言词证据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庭审方式的改革,强化庭审的功能。从剖析我国贯彻这一原则的障碍入手,提出了在我国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的设想。 相似文献
30.
英美国家的专家证据制度与我国专家证据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家证据是随着科技进步而广泛运用的证据形式。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人制度将专家视为一种特殊证人较有特色。专家证人以鉴定结论或专家意见等多种形式向法庭提供证据 ,强调专家证人的公正性、独立性 ,通过交叉询问进行审查。而我国专家证据仅有鉴定结论一种形式 ,既不科学 ,又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借鉴英美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建立我国以鉴定结论为主、以专家证言为补充的专家证据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