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61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114篇
综合类   631篇
社会学   56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41.
多学科视角下的社会抗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社会抗争的性质、动因和治理问题形成了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的研究理路:社会抗争的社会学研究更多地从社会(结构)出发,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等因素对社会抗争的结构性影响;社会抗争的法学研究更多地从公民(主体)出发,研究公民权利维护和救济以及国家对社会抗争的法治;社会抗争的政治学研究侧重从国家和政府(制度)出发,以抗争政治学为理论范式,关注社会抗争的性质和治理。本文分析了社会抗争研究的三种理论路径,希望社会抗争治理研究上能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42.
李钧鹏 《社会》2011,31(5):1-47
由于道德主义的困扰和内在连贯的分析框架的缺乏,知识分子社会学在学科传统内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窘境。目前,对“知识分子”主流定义的本体性假设正在受到质疑,而知识分子作为一种边界划分的过程和后果以及有关知识分子的阶级性等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在关于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定性的问题上存在着教化与颠覆这两种不同的基本立场;而关于其意识来源,传统的研究结论则可以被归纳为经济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场域塑造论与参照群体论。近十年来,新一轮思想社会学的兴起对传统范式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本文认为,作为一种回应,通过将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由自变量重构为因变量,有望在知识分子研究领域形成一场以分析社会学为导向的变革,而知识场域、惯习、自我概念、亚文化认同与知识轨迹等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提出一个初步的政治认识论框架。
  相似文献   
243.
费孝通晚年有关中国社会学方法论的思考开启了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的崭新空间,这笔精神遗产值得进一步阐释。在费孝通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中深藏着的许多观念性资源,诸如天人合一、将心比心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界定,并应以此作为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的支点。  相似文献   
244.
作为“权利”的学术话语权,主要有创造更新权、意义赋予权、学术自主权等类型;作为“权力”的学术话语权,主要有指引导向权、鉴定评判权、行动支配权等类型。这些也体现在中国社会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国社会学初创阶段,严复等人在社会学本土化和学术话语创新方面进行了尝试。费孝通经历了中国社会学前期发展阶段近20年及后期56年全过程,其学术历程对于中国社会学发展史具有典型意义。在理论自觉基础上努力达致学术话语权的制高点,是中国社会学从世界学术格局边陲走向中心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45.
Paul Henman 《Policy Studies》2016,37(6):597-609
ABSTRAC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has an implicit performance theory embedded within its practic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perforce perform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has a performative effect on performance. Drawing together and building on the various empirical observations from the preceding papers in this collection, this concluding paper firstly examines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performs, that is, when it produces ‘authentic’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compared to whe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misfire. The paper secondly explores several paradoxe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 such tha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easures only part of the performance it seeks to be performative on, incentives to perform incentivise poor performance and so on. These paradoxes, contradictions and ironies must be apprehended and appreciated in discovering, discerning and deciphering the diverse dynamics of measuring performance. They also demonstrate that analysing and working with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requires a perspective that eschews absolutes and clear directions, and embraces the uneasy and potentially destabilising tension of Escher’s performative art.  相似文献   
246.
American sociology as a field tends to marginalize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s despite scholars Cavalletto and Silver showing that this was not the case during Talcott Parson's intellectual heyday in the 1940s. From the 1970s on, though, constructionists emphasized the conservative rather than liberatory side of the Freudian tradition and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ook the place of psychoanalysis as the legitimized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arginalization has occurred for at least three reasons: (1) the legacies of positivism created a bias toward empirically observable rather than relatively unmeasurable concepts like the Freudian unconscious; (2) psychoanalysis uses internal data whereas sociologists look externally rather than inward; (3) because psychoanalysis focuses on individuals and sociology on groups, it is argued that the two are incommensurate. Nevertheless, even in the face of marginalization, some scholars have combined psychoanaly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myriad ways conceiving of multi dimensional rather than rationalistic individuals within social and cultural settings; exploring interactional dynamics that are at once psychic‐and‐social; and, as in the work of Wilfred Bion, studying the psychoanalytic mechanisms of groups themselves. I posit that the ongoing marginalization of psychoanalysis deprives the discipline of an innovative tool of analysis, an especially salient one at times when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social life are glaringly evident.  相似文献   
247.
反思现代社会是经典社会学理论得以形成的前提.马克思、韦伯和西美尔等经典社会学家都从各自的理论系统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现代性批判.马克思围绕异化展开了人本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韦伯立足于合理化两种逻辑给出了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的时代诊断;西美尔批评资本主义文化的客观化趋势,把资本主义困境归结为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的悖论.马克思切中了资本主义现代性之根基,为韦伯和西美尔的现代性诊断提供了宽广的视野.  相似文献   
248.
文章以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为依据,对《魔幻玩具铺》的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进行分析,具体剖析安吉拉.卡特在该小说中对叙事元素的独到应用,以此阐释其是如何颠覆男性话语,建构女性叙事权威,以折射其性别政治的。并试图挖掘卡特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49.
自主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改变一个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态度和行为.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Y大学515名大学生进行的关于自主学习策略实施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实施水平均值在中等以上,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策略实施上的均值都低于汉族大学生.特别是朝鲜族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就是学力和人格发展方面的问题.学校应在为其创造科学地探索自我的机会,关心学生的发展,构建家校互联网互动平台等方面,寻求提高学生自主性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50.
法社会学的外部分析视角、对活法的关注以及对法律的功能分析对于农村人民调解有良好的借鉴价值。农村人民调解充分考虑到法律及影响法律的其他外部因素,考虑到农村的传统习惯与活法对社会冲突的作用,而且农村人民调解有利于农村社会有机体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农村人民调解应在受理范围上进一步扩大与明确,在队伍建设和组织机构上应进一步提高与完善,在与法院诉讼和行政调解的关系上应做好良好的分工与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