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6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10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21篇
人口学   207篇
丛书文集   591篇
理论方法论   303篇
综合类   3022篇
社会学   1410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从90年代文学与编辑面临的文化语境、编辑的多重文化身份及编辑行为、编辑批评等三方面考察90年代《上海文学》,可以看出其独立的文化身份和文学立场,以及敏锐的编辑批评视域。  相似文献   
62.
彝、汉文献所见之彝族认同问题——兼与郝瑞教授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春来 《民族研究》2007,13(5):85-93
通过对相关彝、汉历史文献的分析,结合田野资料,从主位的角度,考察了彝族的族类自称、族源、世系的自我认识,是否属同一群人的自我界定,族内婚意义上的联姻情况等,以此表明,民族识别以前,在今天被划定为彝族的人群中,在较大范围内应当存在着族群意义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63.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内曾经产生过严重的个人崇拜,今天仍然发生着不良影响。个人崇拜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集权、人治、偶像崇拜、思想僵化、破坏党内民主制度。不彻底清除个人崇拜,就不能真正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党也就不能率领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任务。  相似文献   
64.
刘鸣 《社会科学》2007,1(11):43-53
美国霸权持续不衰的原因有多方面:在数次新科技革命中保持领先性和主导权,至今垄断着科技的创新能力;吸取了历史上霸权国家衰落的教训,经济包袱得到了分担;引起经济周期的两个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美国在国防、消费和投资方面存在着很多矛盾,从经济的结构因素和长期发展趋势看,它具有衰落的态势;但是,消极数据和因素尚不构成充分证据来证明它已经开始衰落,目前它仍然握有抗衡经济颓势的法宝。到2050年,中国肯定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经济体,是最有资格接替美国成为最强国的国家。然而,要改变国际体系结构关系和成为新的主导国家,并不单单取决于生产总值和军事能力,还要看其综合实力、国际认同的角色地位。中国除经济总量外,在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65.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命题,指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党的整个奋斗历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理论之源,赋予了党披荆斩棘之动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实践之源,强化了党勤政为民之责任;“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品质之源,锤炼了党愈挫愈勇之韧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价值之源,笃实了党矢志为民之决心。伟大建党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动力源泉,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66.
伴随社会工作的全面铺开和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当前青年社工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高于以往研究。从影响因素来看,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的个体特征和包括社工工作年限和所在社工机构的规模的职业特征对青年社工的职业认同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从作用机制来看,个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青年社工的职业认同。路径分析表明,个人-组织匹配对青年社工职业认同的效用高于公共服务动机。因此,要提升青年社工的职业认同进而提高社工队伍的职业化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引导青年社工投身职业,服务公众的“初心”情怀,另一方更要注重创建与优化工作环境,为青年社工提供职业支持资源,提高个人-职业匹配,实现青年社工个人与机构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67.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的“国之大者”。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本质上是国家文化标识建构与文化空间生产的过程,“国家性”在其整体定位、建构意义与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贯彻始终,并指导着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国家性”是国家文化公园的鲜明底色,也是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基石。因此,推进“国家性”建构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68.
美国亚裔女性文学中,食物成为族裔书写或身份叙事的重要手段。通过印裔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同名人》中的印度小吃、牛排等食物符号,解析后殖民女性文学中的身份叙事,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印裔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认为:第一代移民恪守印度饮食习惯及禁忌而保留了其“印度性”,而第二代移民的饮食习惯则更为多元,尤其是主人公果戈里排斥自身“印度性”而完全拥抱“美国性”导致其身份认同危机,最终通过印度饮食习惯及禁忌愈发了解母国文化,并建构其“混杂性”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9.
ABSTRACT

Sofiia Andrukhovych’s 2014 novel Felix Austria (Feliks Avstriia) became Ukraine’s most critically acclaimed and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work of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the immediate aftermath of the Euromaidan revolution of 2013–14. It combined an ambitious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of daily life in the year 1900 in a mid-size city in the Habsburg-ruled part of Ukraine and an engaging plot skilfully employing multiple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Gothic tradition, especially in its latter-day and postmodernist reinterpretations. The novel’s success is especially tell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rising interest in the Gothic in Ukrainian culture. Told by an unreliable narrator, the novel prompts readers to interrogate their assumptions. In the context of Ukraine, it is particularly subversive in its engagement with the nostalgic myth of the Habsburg Empire as a multi-ethnic utopia of tolerance, and by implication it challenges all imperial myths. The novel’s emphasis on the quest for (self-)discovery strongly resonated with readers in the context of a socio-political crisis, which highlighted the relevance of the distinct postcolonial overtones in its message.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rms “touch”, “reach” and “movement”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 (later,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ial publications known as Building Bulletins between the years 1949–1972. A close critical reading of Building Bulletins concerned primarily with school design for young children (infant and primary schools) in the English context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exercise are discussed in the wider context of close relationships established between architects designing schools and leading progressive educationalists in Britain. The wider international context, particularly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design in the USA, is us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terms.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a current interest among historians of education in exploring material and sensory histories of schoo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