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95篇
社会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个人主义是一种肯定个体的生存目标、否定反个人的社会秩序的人生哲学。文章论述了赫丝黛个人主义思想的觉醒及促使其觉醒的因素,并从宗教和道德、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这种觉醒对既存社会秩序的否定和批判。  相似文献   
32.
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其涵盖“人的动物性”和“人的社会性”.前者涵盖性冲动和生存欲两种自然欲求,后者涵盖性结合方式和群体性生活方式两种社会要求.亲属立法并不直接以人性为基础,从人性界分到亲属立法,中间需要有婚姻家庭伦理的介入.婚姻家庭伦理是对“人的动物性”和“人的社会性”进行道德评价的结果.婚姻伦理通过性禁忌、贞操观念分别对性冲动、性结合方式进行规制,家庭伦理通过不伤害原则、“同居共财”伦理/物权平等伦理分别对生存欲、群体性生活方式进行规制,而立法对婚姻家庭伦理的吸纳采歉抑路径.人性善恶假设是影响中西方亲属立法价值取向的关键原因.中国立法应以个体主义为基础,兼顾家庭本位的整体主义.  相似文献   
33.
肖柯 《学术探索》2011,(4):17-22
当前制度分析流派基本可归结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大阵营。前者理论难以数量化,未能清楚说明制度变迁的来源,并且天然地忽视个体作用;后者缺少集体行动理论,未能透彻理解市场,同时存在循环论证的问题。这些困难来源于二者基本范式不兼容,彼此之间往往构不成互补。本文致力于提出基于生态学的新制度研究范式,探讨将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相兼容的可能性。在生态学视角下,单个制度具有了生命特性,能够遗传、变异和扩张。制度整体也具有类似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和耐受性。通过引入制度生态位的概念,我们可以对类似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关系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些表现出生态学作为一种新范式的潜力。  相似文献   
34.
Substantial literature exists around the variation of welfare policy development in liberal democracies. The contrast of the American welfare state to those in Europe has sparked significant analytical literature about which factors are most significant in the variation. The literature extensively examines many of these factors but has neglected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valu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values and policy development as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linking specific values to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First, I discuss theorists who have identified value orientation as significant to welfare state variation; second, I review the major comparative welfare state literature. Finally, I discuss the major variation categories 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values by identifying the significant value orientation of sample policy structures. Comparative welfare state literature benefits from elucidating the values orientation of welfare policies that define the welfare state typological categories. Including the role of social values in welfare state comparisons promotes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s and trajectory of current policy. Key Practitioner Message: ● Increase understanding of welfare state variation factors; ● Frame questions about social values reflected in social policy.  相似文献   
35.
研究刑罚的正当性离不开权利和权力这两个法学核心范畴,研究刑罚正当性实际上就是研究刑罚权的正当性,就是探讨人们会把什么样的刑罚权让渡给国家的问题,这就需要借助个人主义方法论探究个人的选择过程。从宪政的视角来看,"报应论"更适合作为刑罚的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36.
刘禾教授的《个人主义话语》一文存在一些对思想史料错误的解读,根本原因是她把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观念与社群观念相混淆造成的。从根本上说,刘禾教授在考察五四时代的思想时没有摆脱“救亡—启蒙”的认识模式。  相似文献   
37.
The ideology of individualism undermine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work theory and practice. Hyper-individualism drives cultural systems and institutions, rendering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fundamentally incapable of promoting social change for social justice. A radical communitarian counternarrative provid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disconnect between the needs of individuals and the capacity of communities to meet those needs. A real-world application of radical communitarian principles is demonstrated in cohousing, a contemporary movement in community building. The cohousing model shows how social work might reorient its vision for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38.
自我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它深藏在文化的隐蔽部分很难被发现,所以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人们较少提及。中西方自我观差异根源于"天人和一"与"天人两分"的哲学思想,由此导致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分析研究这些冲突对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学习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9.
20世纪,麦克弗森创追性地提出了占有性个人主义批判,揭露了自由主义理论中自我的至高无上性和社会的原子化倾向;深刻剖析了自由资本主义将自我欲望化、社会工具化处理的内在缺陷;明确指出了自由资本主义由于自我欲望至上而导致个人德性泯灭的弊端;警示了社会的发展应该努力保持个人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以及财产追求和个体德性提升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40.
由于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在中西会通的总体格局下发生和进行的,故中西会通的深度与文明转型的进度,足可相互印证。从洋务运动算起,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之所以历经一个半世纪而未竟,其中的一个基本原因即在中西文化的深度会通不足。提出中西核心价值优势会通的基本观点,意欲以个人主义与民本主义的双向价值参照为基础,来探讨民本主义价值转型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