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63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261篇
管理学   10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98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269篇
丛书文集   3479篇
理论方法论   762篇
综合类   22047篇
社会学   2061篇
统计学   12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1277篇
  2013年   1630篇
  2012年   1631篇
  2011年   1733篇
  2010年   1496篇
  2009年   1595篇
  2008年   1755篇
  2007年   2122篇
  2006年   2241篇
  2005年   2046篇
  2004年   1887篇
  2003年   1978篇
  2002年   1844篇
  2001年   1508篇
  2000年   750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 ,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 ,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 ,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立足于公民的塑造 ,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 ,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2.
关于教育本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认识教育的本质是时代的要求。揭示教育的本质,关键在于正确区分质与本质。认识过程中要从认识教育的质入手,更高度重视理性思维这个认识事物本质不可缺少的阶段。  相似文献   
33.
学校原有的语言实验室、视听实验室各有局限,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对两个实验室的两套设备进行具体的技术改造,组建成了一个新的功能更加完善的语言与视听实验室,从而大大提高了听力与视听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4.
针对旧式分工和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事实 ,马克思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即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 ,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多方面的自由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发展生产力 ,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消除旧的分工 ,大力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35.
从中外水利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及产学研相结合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6.
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障碍 ,提出重构高等教育的文化生命机制这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7.
目前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由于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多元化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的立场和观念产生了冲击。笔者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基础上 ,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对策 ,以期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8.
校园网与现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校园网和现代教育的关系 ,校园网络可以成为现代教育的平台和核心 ,围绕着校园网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 ,着重阐述了校园网络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高等师范院校情高教育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地审视高师院校的情商教育 ,其存在种种认识上的问题和操作上的偏颇 :(1)对情商教育内涵的界定过于宽泛 ;(2 )对情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情商教育未纳入课程或课程计划 ;(4)把EQ (情商 )教育与IQ (智商 )教育相对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如何避免情商教育的这四个误区 ,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0.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开发人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素质教育需要多媒体技术,需要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教师.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