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29篇
人口学   315篇
丛书文集   456篇
理论方法论   223篇
综合类   2732篇
社会学   466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living in male-headed households in Seoul, South Korea, at two points in time, 1970 and 1980.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1970 and 1980 Korean Population Censuses suggests that both women's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 family economic status determine wo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Seoul. Women with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or above are more economically active than those with no education. Women from lower economic backgrounds are almost two to three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employed than those in high-status families, controlling for age, number of children under 6, and marital status. However, this pattern is not found among women from the blue-collar wage-working families.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1988 meetings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相似文献   
2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要素所有权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不同社会制度下劳动产品的分配不同根源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获取收益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把生产要素当作商品、把生产要素当作资本商品,把生产要素当作资本。无论何种方式参与分配的依据都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而非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但在市场经济中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3.
认为新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转移 ,迫使职工参与生产获得收入的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动 ,因而在对单一劳动收入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探讨了劳动与资本并存的拥有财富的收入途径 ,提出了建立我国职工收入的新结构 ,并分析了双因素收入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25.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effect of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on the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in 22 countries. First, women do more routine housework than men in all countries. Second, married couples that cohabited before marriage have a more equal division of housework. Third, national cohabitation rates have equalizing effects on couples regardless of their own cohabitation experience.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cohabitation rates is only observed in countries with higher levels of overall gender equality.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trend toward increasing cohabitation may be part of a broader social trend toward a more egalitarian division of housework.  相似文献   
26.
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的成功取决于诸多因素 ,其中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外语教师们的重视。笔者以 2 88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 ,从焦虑、自信和动机三个方面来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情感障碍特征及其表现 ,以便为探索能降低学生情感障碍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 ,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要旨。但人类交往格局的变化 ,使这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单子式的 ,而要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培养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是教育目的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28.
探讨现代技术异化的根源,不能只从技术层面去寻找.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和应用后果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通过对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的分析,认为技术异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前提的,根本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劳动异化了.因而,技术作为资本增值的内在手段,与劳动和自然对立,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必然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技术异化的根源及其后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在劳动力密集的河南省,大量输出劳动力可以迅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们往往忽视从长远看过量输出导致的非均衡流动却可能束缚输出地经济的发展,笔者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为期13天的调研,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描述了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着重分析了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分析了非均衡流动给当地经济未来发展带来的三个问题。文章将在前半部分从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动力和劳动力流动去向的角度,结合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对谷围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并用"吸出模型"解释劳动力非均衡流动带来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文章后半部分从劳动力大量输出对当地县域经济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在劳动力密集的固始县企业招工难且劳动力成本高于外地的奇怪现象。最后,文章对固始县为实现劳动力均衡流动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劳动力过量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固始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论题拓展了James R Markusen(1997)的基本模型,重点纳入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对其要素市场的影响,分析了FDI与东道国产业的关联效应以及在要素市场的竞争效应对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将通过关联效应和要素市场的竞争对东道国产业发展产生一个动态二阶段影响过程:在初始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将引导东道国发展最终消费品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变动;但在东道国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在要素市场的竞争加剧将阻碍东道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