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5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10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8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362篇
理论方法论   164篇
综合类   2242篇
社会学   145篇
统计学   3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地方政府动员型环境治理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意味着中国环境治理出现新格局,环境问题改善出现新契机。浙江省“五水共治”中的水环境治理是典型的地方政府动员型环境治理。以“五水共治”“模范生”H市为案例,以生态嵌入论为分析视角,将传统生态嵌入式环境治理作为参照系,透视地方政府动员型水环境治理的运作逻辑,发现治理实践未能形成理想的生态效应是因为治理行动的重要结构要素具有以下性质:治理主体构成单一且具有“离地性”、政治性;伦理及价值层面,自然被过度客体化;治理目标缺乏系统观;祛地方化的科技应用;考核指标体系缺少对生态系统的综合考虑,约束机制局限在行政体系内部等。地方政府动员型环境治理向生态嵌入式治理的转变,需从优化治理主体结构、生态伦理、治理目标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992.
文章基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省级地方党政首长的来源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官员匹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绩效与地方党政首长来源匹配类型相关;由外来地方党政首长匹配的类型,会有相对低的经济增长绩效;随着干部管理体制的变迁,党委首长与行政首长的来源背景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有序转变。文章的发现为优化干部官员的配置效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中国1998—2012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通过改进后熵值法计算得到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实证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地方政府竞争显著增加了地区污染排放,降低了区域环境质量。而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存量与环境污染均呈倒“U”形关系,经济发展短期会带来环境污染,长远则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资本存量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投资能力,投资速度过猛或滞后均会给环境造成影响。认为,应从改革传统政绩考核办法、确立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制度等方面优化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力度,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提高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目前 ,尽管我国有关法规只允许中央政府举债 ,即国债 ,但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不管是来自正规渠道 ,还是非正规渠道 ,普遍存在大量债务。地方政府公债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债权是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 ,我国建立地方公债制度已有可行性。设计地方公债制度 ,包括地方公债监管制度 ,地方公债发行和偿还制度 ,地方债款投资项目和风险防范制度。  相似文献   
995.
地方性节日与节庆活动成为当下中国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文化事项,城市在借用、改造和“发明”节日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当地历史民俗传统重构及再生产的过程。东莞东坑的卖身节在传统再造的基础上,成为了权力政治、金融资本与地方性文化共谋的产物、伪狂欢及招商旅游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996.
对于多元社会控制的认识和把握需要放在地方性生活中来进行,据此来考察社会控制与社会生活诸要素的关系。多元的社会控制并不一定带来秩序,因为这种多元格局是一个未经有效整合的"分裂的整体"。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的结构性紧张、基础性社会结构的转型、价值体系的碎片化是三个有相互联系、又分别导致当代中国秩序构建困境的因素。更为复杂的问题则是在一种全球化、现代性增强的背景下,多元的社会控制很容易演变为权利意识、社会结构和多元法律之间错乱的纠结,实现秩序变得困难重重。通过法治整合社会并增进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能的,但是真正的困境是我们对于文化和社会的走向以及我们意图追求的生活样式的困惑和不确定,导致了国家法律难以获得一种整体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997.
集体土地流转中相关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流转涉及的利益主体为农户、地方政府及企业.从各主体的利益行为动机出发,建立并分析农户与地方政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动态博弈.结果表明:集体土地流转市场中的政府行为并不规范,地方政府具有主动权,处于优势地位,往往借公共利益的目的征用农户土地,给予农户较低的补偿费;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参与集体土地的流转,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在于以牺牲农户的切身利益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农户在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博弈中总是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其在博弈中做出的决策对于维护自身利益的作用微小.为推进集体土地持续有序流转,需规范相关参与主体的行为,降低其投机热情;完善集体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保障交易公平与效率;完善农户利益表达机制,维护农户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998.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实质在于市场失灵。地方政府如果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就可以推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地方政府应从优化区域制度安排、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地方担保体系建设、规范民间金融业发展、开拓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等方面来构建地方融资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顺利融资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99.
从西方学者试图借乡土社会把握中华文明以来,中国本土学人面对中国农业社会在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危机,以"乡土关怀"为核心,形成了各有差异的理论视野或概念框架。其间,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研究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学术的反思、传承与超越,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社会研究必将突破各种理论和范式的束缚,迈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00.
路遥的“农民气质”与陕北农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华  贺智利 《唐都学刊》2005,21(4):36-39
陕北社会自耕农经济特质下的农民生活方式构成了路遥早年生活的文化氛围.路遥与农民的精神联系根植于家族的血缘文化,乡土文化非自觉地构成其精神气质.这种"农民气质"转化为无意识创作趋向,渗透于路遥的小说创作中,在成就他的同时也限制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