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8篇 |
丛书文集 | 15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198篇 |
社会学 | 4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直接参与了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进程,为了应对国际大集团大公司的挑战,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认识在企业集团兼并重组中的政府行为的作用和政府行为方式,政府行为干预的局限性,以及政府在企业集团兼并重组过程中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便使政府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早日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总体来讲,目前政府还不可能从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过程中超脱出来,还需要政府进一步优化企业集团兼并重组的宏观环境,可以说,由政府直接介入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转向利用法制手段强化对企业集团兼并重组行为的监管应是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华外资并购绩效实证分析——以饮料、洗涤用品、化妆品和汽车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敏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66-70
跨国并购是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主要手段。自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在华掀起一波接一波的并购浪潮,国内很多行业出现外资垄断现象,一些知名民族品牌开始淡出市场。以国内饮料、洗涤用品、化妆品和汽车制造业这四个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以贸易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为工具来分析这种并购的绩效。结果发现,并购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但对产业竞争优势的提高没有太大的效应,同时还阻碍了某些行业民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基于相对交易成本视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商业活动在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转换,强调了节约交易成本是企业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忽略了组织能力亦是制度选择中的重要变量.该文将交易成本的节约和企业组织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从相对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并购的成因,一方面用相对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与市场的替代关系,另一方面从相对交易成本的变化来探索并购的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目的。但政府存在角色定位偏差问题,仍有较强的政策指导与干预冲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政府应将角色定位于政策指引者、信息中介者、服务提供者及监督监管者,同时强化制度创新,破除阻碍企业并购重组的旧机制,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5.
盈利补偿作为保护股东利益的一种契约机制,近年来已成为并购重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青岛金王并购广州韩亚和上海月沣的案例解析,旨在探究盈利补偿机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盈利补偿的签署,在一定时期内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带来积极影响,给投资者带来了正向收益;在宣布盈利承诺未实现时,股价持续低迷,套牢了投资者的利益;此外,即便承诺方完成了盈利补偿承诺,股价仍无回转迹象,盈利补偿机制给中小股东利益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中小股东不要盲目相信盈利补偿机制的保护作用,相关监管部门应严格执行监管责任,加强对资本市场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已经是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如何提高企业并购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论文从企业内外部资源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企业并购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凌楠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31-32
企业将超过被购并企业的净资产部分认作是被购并企业的商誉,且将这部分商誉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入账,称为"购买商誉".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购买商誉" 根本不是商誉,"购买商誉"的概念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它会引起严重的误导,建议取消这一概念,采用直接计量购并企业主体商誉的变动.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初期的组织结构设计与成本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过渡结构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并证明了过渡结构的应用使得企业并购体管理幅度隐性增大,从而降低组织成本。 相似文献
9.
与以往研究关注产业链内部因素不同,对于厂商利用消费者偏好因素的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理和影响的研究考虑了市场环境因素作用的买方抗衡势力理论研究新视角。将消费者偏好的市场差异建模为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中消费者效用差异,基于外部选择博弈和Hotelling博弈的基本原理,构建综合反映上、下游厂商纵向关系和市场内厂商间横向关系的博弈模型。对下游厂商跨市场并购前后均衡结果的变化进行考察,得到下游厂商利用消费者偏好特征形成自身买方抗衡势力的机理以及该行为对厂商本身和竞争对手谈判势力、收益水平和规模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消费者偏好差异的市场间厂商并购行为不仅可以提升合并厂商自身买方抗衡势力和收益,也不会对竞争对手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以提高部分竞争对手的买方抗衡势力、收益和规模,产生与水岸效应相反的结果。同时,对均衡结果进行福利分析,表明下游厂商的并购行为将提高总产业利润,但会降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0.
异质产品供应链定价控制权与零售商横向兼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部线性合约与供应商是否具有绝对定价控制权,比较分析零售商横向兼并集中度提高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供应商具有绝对定价控制权时,零售商横向兼并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产品替代性程度大小:若替代性程度较高,则将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将产生不利影响;(2)当供应商没有绝对定价控制权时,零售商横向兼并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取决于零售商兼并前的相对定价控制权强弱与兼并后的相对定价控制权增幅大小:若零售商在供应链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且零售商横向兼并使零售商的定价控制权增幅较大,则兼并将对消费者产生有利影响,否则,将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