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59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389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61.
数字人民币具备不同于私人数字货币、人民币现金和移动支付的诸多特性。我国货币犯罪案件的数量并未因移动支付的广泛运用而降低,相反近年来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导致货币犯罪的罪名在整体上的立法和适用价值进一步增加。针对数字人民币,货币犯罪的变革可采用立法修改、刑法解释和理论更新相结合的方案,具体为:停止适用变造货币罪,并根据伪造货币罪来认定变造数字人民币行为;修改关于伪造货币罪的低位阶规范性文件并重新解释相关构成要件要素。适用该罪时应注意:伪造货币罪是行为犯,无须发生进入流通、完成支付等结果即可既遂,这适用于数字人民币。在数字人民币的场合,应在该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中保留而非删除流通的目的。应对伪造数字人民币的常业犯从重处罚;停止适用持有假币罪和运输假币罪,对持有和运输假数字人民币行为出罪;购买假币罪、出售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可适用于数字人民币,但应注意:购买假币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中要有流通的目的,而出售假币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中无须有该目的。对使用假币罪而言,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使用时,必须紧紧围绕"进入流通"来判断。一切导致假币进入流通的行为方式,包括支付对价、偿还债务、作为保证金提供给他人、作为注册资本验资、交换、赠与、存入金融机构、兑换真币等均属于使用,但单纯出示、委托保管不属于使用。判断假数字人民币是否进入流通时,不应使用与有体物紧密相关的"占有"一词,而应使用抽象意义更强的"支配"一词,具体而言:当他人从行为人处以电子支付方式取得对该假币的支配或破解了该假币的加密数据,并能对其随意支配时,该假币则进入了流通。行为人使用假数字人民币的行为表面上看同时构成使用假币罪和诈骗罪时,二罪的关系不是法条竞合而是想象竞合。根据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应当将行为人的行为认定为法定刑较重的使用假币罪。  相似文献   
662.
移动互联网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移动“彩信”业务为背景,对移动互联网供应链的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市场需求下,移动网络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进行联合,共同决策网络建设规模和产品的销售价格,收入共享契约可最大化供应链的利润,并实现移动互联网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66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手机数据被用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使用到的数据有通讯记录、短信息接发、移动轨迹、用户行为数据等,而本文研究了手机上所安装的App列表和借款人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某大型互联网借贷平台上的个人借贷数据以及借款人手机上安装的App列表数据的分析发现,手机上安装的App和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存在关联关系。安装生活类、金融类和买房买车类App的借款人比没有安装这些App的借款人信用风险低;其中,记账类App、外卖类App、股票类App和买房类App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有较强的识别能力。把手机App列表信息加入信用风险评价模型之后,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区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64.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Indian migrant families in Dubai actively sustain mobile livelihoods across the Indian Ocean and beyo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ole played by education in the unfolding of such migrant lives. This paper aims to nuance the experiences of Gulf migrants that have broadly focused on systemic vulnerabilities produced by the legal,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s encountered in Gulf destinations. This paper builds on the stories of three families from the southern Indian state of Kerala with diverse mobility trajectories over time and space, which is conceptualized in relation to the practice of specific livelihoods, focusing on the patterns and impacts of mobility at different life stages and across generations. Literature engaging with the migration-education nexus, which reveals that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mobile livelihoods worldwide, provides an analytical backdrop. The paper shows distinct ways in which education forms a crucial part of complex agendas, informing family migration to and from the Gulf region. Furthermore, it captures how migrants’ educational agendas are continuously being adjusted in processes of migration, and how this relates to the ongoing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social identities and the remaking of mobile liveliho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