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8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742篇
理论方法论   217篇
综合类   3709篇
社会学   13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要求金融控硬公司完全或部分地保证其所管理的子公司的清偿能力,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向其不能清偿债务的子公司重新注入资金,或向政府机构赔偿因子公司经营失败而给公众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或赔偿公共保险基金。加重责任制度抑制了金融控殷公司中特有的道德风险问题。加重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本文通过探究我国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分析多元文化格局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索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校园文化对高校德育实效的促进作用及其实现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研究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关系入手,重点分析了校园文化的教化、导向和辐射作用对德育实效的促进,结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提出应采取多方面措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高校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34.
论道德的规范性与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学术研究史上,当物理学、化学还存在于哲学襁褓时,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由于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研究总是因所占材料不同或所站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以致对道德的本质属性问题至今仍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这种分歧集中体现在“规范论”与“主体品性论”之争。实际上规范性与主体性是道德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两者的有机统一和有效结合才是道德本质得以充分体现的内在依据。“规范论”与“主体品性论”,各自强调一个方面而又忽视了另一个方面,这不仅背离道德释义的初衷,而且不利于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35.
高校生态德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德育既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又是整合传统德育之后的一种崭新教育范式。高校生态德育的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生态人";对于高校生态德育的内容体系和途径,文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目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人的变化,特别是价值趋向的变化,这些都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影响.青年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现阶段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7.
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民族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抓不懈.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应将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发挥法律普遍性、明确性、强制裁性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加大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度,促进、保障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从而将公民道德建设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8.
39.
The present research investigated whether enhanced perceptions of moral purity drive the effects of intergroup cross-group friendships on the intentions to interact with homosexuals. High-school students (= 639) reported their direct and extended cross-group friendships with homosexuals as well as their beliefs regarding the moral character of the sexual minority. Participants further reported their desire to interact with homosexuals in the fu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face-to-face encounters and extended contact with homosexuals increased their perceived moral purity, which in turn fostered more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ntions. Results further revealed the specific role of moral purity in this sense, as differential perceptions along other moral domains (autonomy and community) had no mediation effects on behavioral tendencies toward homosexual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indings for improving intergroup relations is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research on intergroup contact and morality.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