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87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伴随着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的事件,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而对作为内部控制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假设的研究略显滞后。现有的内部控制假设应该被修正,修正后的内部控制假设包括可持续控制假设、控制主体责任假设、风险可控假设、关于人的行为假设。  相似文献   
82.
针对董学文等先生多篇批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的文章,首先论述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针对性和科学性;借鉴哲学界从存在论根基处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意义的新思路,论证了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核心内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人的现实生活过程;重点阐述了马克思的与实践观结合为一体的存在论思想的内容和意义;得出马克思哲学的根基是与实践观一体的存在论,而非抽象的物质本体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3.
现有计算机所体现的智能与人类智能的重要区别在于:计算机对语言的处理遗漏了人类在进行语言处理时的意义表征。由于计算机在对语言进行处理时只注意到了语言的形式,所以它无法到达语义的本体。因此,智能计算机的实现最终将取决于选择合适的描述手段和方法来显现语义的本体,进而形成必要的形式化意义表征,达到真正的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84.
认知相对主义是一种为大家所熟知的古老的学说,但熟知不等于真知,对于认知相对主义的很多批评实质上源于误解.事实上,认知相对主义有多种版本,从内容上来看,认知相对主义分为本体论相对主义和认识论相对主义两大类,认识论相对主义又可细分为合理性相对主义、概念相对主义和真理相对主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本体论相对主义和认识论相对主义都有强弱程度的区分.  相似文献   
85.
辩证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思维,有其存在的"本体论承诺".辩证法也就生成于对其"承诺"的"本体"的寻求、批判之中,因而辩证法总是与本体论纠缠在一起的.批判性是辩证法的内在本性,但这一批判本性,决不是一种对事物的简单否定和反驳,而是对其所承诺的"本体"所内含的"矛盾"的反思和批判.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以人的生存方式为"根本"的实践批判的辩证法的本体论革命.  相似文献   
86.
作为对于宇宙终极问题探讨之学说的本体论在科学中亦经历了它的兴衰历程,在科学理解论视野中,所谓本体论承诺就是指出有待理解的世界是一“混沌”,它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是正在生成的确定性,它的显现道路就是主体进行的科学理解活动。阐明了其本体论前提后,科学理解的相关问题才能得到良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87.
虚拟空间是被技术实现了的人的想象空间,虚拟生活是主体想象创造并控制的生活。虚拟生活也激发主体的想象。在虚拟空间中,开放、多元、自由、宽容、共享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开放与共享,意味着主体可以相互启迪着想象;多元与宽容,意味着主体可以启动创造的意念,自由地想象。虚拟空间排除了现代科学理性和市场逻辑对自由想象的挤压,有效地抵制想象的齐一化、单向化。虚拟空间想象的发展还有利于反抗现代文明对主体创造生活的压抑。由此,虚拟生活中主体想象的发展又有了本体论与人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people cognitively engage with the contemporary, mainstream, U.S. news in ways that yield ontological services. It treats the news as both a system of signs and a cultural object, and assesses how people mentally intercept, negotiate, and use the news in ways that foster a sense of control and order over an unstable and unpredictable social world (i.e., “ontological security”) ( Giddens, 1991 ). Based on interview data, it argues that through criticisms, consumption orientations, lay theorizing, and “ignorant othering,” all orbiting and drawing from the contemporary, mainstream, U.S. news, people cognitively sift through and simplify a broader frenzied social environment. In so doing, they are able to mentally establish at minimum a sense of rudimentary understanding and at most a sense of trusted certainty of what is real and true of the world outside their immediate social circles.  相似文献   
89.
The debate on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confounded by four fundamental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e exclusive focus on theme analysis; the diverse and imprecise use of ‘qualitative’; a reliance on only two logics of inquiry,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and the occasional confusion of abduction with induction; and a general lack of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ces in ontological assumptions. Embedded in these issues is an unwarranted acceptance of limi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certain assumptions, logics, forms of data, and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generation and analysis. What is required is a re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its discussion with reference to ontological assumptions and logics of inquiry.  相似文献   
90.
基于关联理论分析广告受众如何通过广告宣传者所设置的明示刺激来获得最佳关联。结果表明:广告宣传者正是通过明示刺激的设置而达到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宣传广告产品、劝说广告受众购买被宣传产品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