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170篇
社会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Idee”概念的丰富性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了最集中的展示,但它的复杂性和易混性即使在胡塞尔那里也未得到一以贯之的课题化说明。通观胡塞尔的主要文本,“Idee”概念有三层含义:观念、理念和新理念。在这三层含义中主要包含两种关系:理念与新理念之间的关系以及观念与理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先天性、无限性、本质、直观、表述、基础与根据等现象学维度,可以对这两种关系进行深入的辨别和分析。这种辨析将会澄清我们对现象学的晦暗认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现象学的思路、边界及其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2.
哲学为科学奠基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自古希腊哲学以来,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一直起着为科学奠基的作用。但是,随着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各门具体科学从形而上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而导致哲学虚无化,心理主义逐渐成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反心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斗争在认识论领域内几乎始终相伴而行,康德就站在反心理主义的立场,试图重建形而上学。但是康德对心理主义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心理主义发展的势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近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心理主义批判的工作由胡塞尔完成,他论证逻辑学的基础不是心理主义,致力于构建一门纯粹逻辑学,重构了哲学对科学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63.
作为后现代思想的解释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世纪 60年代被认为是西方思想界从现代向后现代转折的决定性时代 ,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和德里达的解构三部曲在 60年代的先后出版被看做是这一转折发生的标志 ,其中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使西方文化界的三大潮流发生了后现代的转型。本文的目的 ,就是要从西方三大潮流的历史发展中突显出《真理与方法》对西方后现代思想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4.
从古典本质观出发研究教学的困难不仅在于教学现象的纷繁复杂,更受困于本质和现象二元对立。笔者以存在现象学 视野下的本质观为理论基础,以直观的方法分别观察在无他人在场和有他人在场两种情形下教师教授的意识和学生学习的意 识,得出教授即以教授为目标的教师之自我意识,学习是以学习为目标的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有无他人在场,教师和学生自我意 识的存在方式有所不同。无他人在场时,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纯粹自我意识的状态中;而当他人在场时,教师和学生将可能处于纯 粹自我意识和被动反应两种状态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65.
在独立于欧洲大陆的现象学运动情况下,维特根斯坦曾经在1929年初重返剑桥大学之际提出了一个他自己的“现象学”版本。那么,他对于“现象学”的界定是什么? 他的这种想法是在什么时候并如何形成的? 这种思想在其哲学转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的“现象学”与胡塞尔的相关思想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自从斯皮格尔伯格在1968 年发现所谓的“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之谜”以来,国际学术界已经提供了不少诠释维氏这一思想的方案。本文将对这些海外学者业已取得的成果作一番梳理,以彰显研究维氏“现象学”问题的学术意义以及这一研究自身的客观难度,并为中国哲学界介入该话题的讨论提供基本的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66.
《瓦尔登湖》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代表作,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哲理的灵光。本文着重以20世纪现象学的开创者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为出发点分析探讨该书以感性直观为基础,借助于语言达到抽象真理并由此激发读者对于美和真理的热爱与思考的文学特色,并阐释了它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现象学之父布恰塔诺的哲学与大乘佛教原理的分析比较,揭示了这两种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智慧体系的共同性,得出结论:所有文化和哲学的最后目的和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全人类每一个生命个体的道德至善。  相似文献   
68.
现象学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方法,一种让事物按照其本来面目显现出来的方法。这在教育现象学研究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四道程序与方法:其一,将研究的对象转向师生所体验到的教育生活世界;其二,通过调查研究来观看个别的示例———个别师生所体验到的教育生活世界;其三,在个别示例的基础上对教育生活世界进行现象学还原,从而直观到教育的纯粹本质———教育生活世界的稳定结构;其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现象学者和其他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其中的异同和各自的利弊,从而使自己的研究变得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9.
The paper is based on original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the lifestyle migration of European migrants, primarily British, to Thailand and Malaysia, and of Hong Kong Chinese migrants to Mainland China. We combine strong structuration theory (SST) with Heideggerian phenomenology to develop a distinctive approach to the interplay between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migrants. The approach enables a rich engagement with the subjectivities of migrants, an engagement that is powerfully enhanced by close attention to how these inner lives are deeply interwoven with relevant structural contexts. The approach is presented as one that could be fruitfully adopted to explore parallel issues within all types of migration. As is intrinsic to lifestyle migration, commitment to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is central to the East Asian migrants, but they seek an uncomplicated, physically enhanced texture of life, framed more by a phenomenology of prosaic well‐being than of self‐realization or transcendence. In spite of possessing economic and status privileges due to their relatively elite position within global structures the reality for a good number of the lifestyle migrants falls short of their prior expectations. They are subject to particular kinds of socio‐structural marginaliszation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character of their migration, and they find themselves relatively isolated and facing a distinct range of challenges. A comparison with research into various groups of migrants to the USA brings into relief the specificities of the socio‐structural positioning of the lifestyle migrants of the study. Those East Asian migrants who express the greatest sense of ease and contentment seem to be those who have responded creatively to the specific challenges of their socio‐structural situation. Often, this appears to have been achieved through understated but active involvements with their new settings and through sustaining focused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70.
胡塞尔现象学是一门意识哲学,而内时间意识是诸意识形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胡塞尔通过细致的分析,完成了对内时间意识之基本结构——由滞留——原印象——前摄共同构成的现在域——的描述,并且由此回答了奥古斯丁与布轮塔诺留下的时间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