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52篇
民族学   33篇
人口学   87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262篇
综合类   579篇
社会学   941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从定性定量研究的需要出发,探讨了质和量的规定性、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特点,介绍了恩格斯关于数学的对象的论断,关于数学的对象的一些新的提法以及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角度对这些提法的评价.结论是数学的对象依然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匈牙利学者阿诺德.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理论是一种辩证批判的理论。它辩证批判地考察了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艺术和社会的"互动"说。同时,它还对艺术史研究的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方法作了有机综合的分析,既肯定它们的成绩,又指出其不足,试图将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融合为一体加以研究。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理论由于具有辩证批判性、多元综合性的品质,别具特色,所以能够回应和阐述当下语境下文艺学的现状,对文艺学研究及建设具有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论我国法社会学结构性缺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为边缘学科,法社会学具有二元性———法学性和社会学性。在西方理论界,法社会学的社会学性主要体现在法律研究视野上具有社会学色彩和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社会学实证的经验研究方法;其法学性则主要表现在它研究法律问题时基本上沿用了法律研究中的一套基本范畴。而在国内,由于绝大部分学者的学科背景是法学,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缺乏社会学性,这造成我国法社会学研究的结构性缺陷。  相似文献   
104.
以商陆浆果为原料,用石油醚去脂-乙醇抽提-甲醇溶解的方法提取了商陆浆果中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石油醚去脂-热水提取-三氯乙酸法除蛋白-活性炭脱色-乙醇醇析提取、沉淀的提取工艺从商陆浆果中提取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比色测定法对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商陆浆果中粗多糖含量为3.77%.用HCl-镁粉、HCl-锌粉热水浴、2%AlCl3-乙醇、1%NaOH溶液和1%FeCl3-乙醇与95%乙醇提取物进行显色反应,呈现黄酮类化合物性质特征颜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醇提取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观察到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峰带,表明样品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5.
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现实召唤。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立足社会,其目的在于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06.
第二语言研究的三种常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探讨美国语言学者SELIGER和SHOHIAMY(1989)提出的第二语言研究三种常用方法(定性研究法、描述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这些研究法借鉴了语言研究文献中经常涉及的人种学、互动分析、认知人类学、交际人种学和符号交际学等知识.旨在帮助研究者揭示语言现象和语言行为的规律,为完善语言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7.
108.
Levels of father participation in parenting interventions are often very low,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father engagement. We aimed to qualitatively explore perceived barriers to, and preferences for, parenting interventions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fathers. Forty‐one fathers across nine focus groups were interviewed us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inductive thematic analysis. Key barriers to father participation identified included: the perception that interventions are mother‐focused; beliefs about gender roles regarding parenting and help‐seeking; mothers’ role as ‘gatekeeper’; lack of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parenting interventions; and lack of relevance of interventions. Fathers reported preferences for specific content and intervention features, facilitator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factors, and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father‐targeted recruitment and advertising. Many of the barriers and preferences identified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however, fathers’ beliefs and attitudes around gender roles and help‐seeking, as well as the perception that interventions are predominantly mother‐focused, may be key barriers for community fathers.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se barriers and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fathers in promoting and delivering parenting interven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9.
Previous research outlines the correlates of childcare expulsion in the USA, yet researchers know little about how these correlates produce expulsion. This in‐depth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30 childcare providers’ accounts of expulsion finds a patterned process to expulsion: Teachers search for causes and solutions to challenging behaviours. When interventions fail, overwhelmed teachers shift their focus from ‘struggling’ children to ‘bad families’. Once the explanation of behaviour changes from within to outside of the child, expulsion is imminent. Interventions in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not only in children's behaviours, are discussed as a possible way to reduce expulsion.  相似文献   
110.
对中国社会学来说,总结过去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规划将来,以便更好地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转型服务,为增进我国人民的福祉服务,为健康发展社会学学科服务.这也是我们中国社会学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一种形式.而要正确把握现在、规划将来"理论自觉"就显得十分重要,也不可避免.在此我们想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特别是从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之间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入手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