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56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143篇
综合类   573篇
社会学   514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ritics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enterp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commonly contend that the narrational accounts of past social phenomena provided by historians are inadequate to the task of theory-building and testing. In support of this negative assessment, opponents will adduce informational deficiencies in the available data (the standard positivist appraisal of historical evidence), or cite the interpretive anarchy that seemingly prevails at the narrative phase of emplotment (the skeptical, postmodernist contention that historiographic texts 'construct' rather than veridically represent the events they artfully contrive to signify). Both of these lines of criticism are unbalanced, and therefore seriously misleading as regards the epistemic foundations of historical-sociological inquiry. The 'social authenticity' and 'informational density' of historical evidence does allow for veridical reconstructions of the past, while the reflexive interpretive protocols of source criticism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can be deployed to provide warrant for discriminating arbitrations between competing theories and narratives. The various epistemological deformations in the study of human affairs that have been encouraged by the old idiographic-nomothetic polarity - chronic ahistoricism with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atheoretical predilections of much conventional historiography - are rectifiable through the consolidation of a fully integrated sociological history, a unified and inclusive historical social science.  相似文献   
102.
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2001-2014年为研究时段,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灰色关联模型对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单指标和多指标综合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绝对差异呈加快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和极化程度阶段性波动降低;宏观地域分异特征十分明显,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10多年来未发生明显改变;历史发展基础、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经济效益格局演化的内部因素,而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政策是其外部推手.  相似文献   
103.
作为中国特色的政府治理策略定制,“行政耦合”是指政府或政府行为通过一系列途径实现与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政府有效治理的政策工具。这种工具在乡村治理中表现出运作主体多元化、服务导向、协同合作的运作特征。本文以贵州省新民镇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案例样本,分析基层政府“行政耦合”所形成的新型耦合式关系网络对乡村治理的作用机制。这种新型耦合式关系网络是政府体制吸纳与乡村社会政治参与的均衡演进的结果,二者的交互作用促进和强化乡村治理目标的实现,展现了其各自的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其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沁润式”发展所产生的深层矛盾和风险进行反思,以期为乡村治理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4.
该文利用兵团近10年出口贸易数据,构建出口贸易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兵团出口贸易结构不断改善,出口贸易规模以相对平稳的速度不断扩张,出口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出口贸易效益却在不断下降。各指标对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的影响依次是出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竞争力、出口贸易效益和出口贸易速度。总体上,兵团出口贸易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5.
指出中国社会学面临着学科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压力,论述了社会学基本问题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现实层面上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关乎社会的发展,论述了社会学基本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6.
We investigated language development,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in ethnically, socioeconomically diverse preschoolers. Relational aggressio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Girls were more relationally aggressive than boys, and higher‐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children were more relationally aggressive and victimized than lower‐SES children. Neither gender nor SES conclusively moder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though some findings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stronger relations among boys and lower‐SES children. Teachers agreed on ratings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to a moderate extent.  相似文献   
107.
国家工业化程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汽车工业繁荣,对汽车市场的需求情况也就在不断的提升,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市场的需求量首先就必须分析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在总结国内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去分析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因素,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汽车市场需求变动的影响程度,最后对各因素的重要度进行了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冉佳森  谢康  肖静华 《管理学报》2015,12(3):458-468
运用纵向案例研究,通过过程模型来解析基于契约和关系二元治理平衡的形成路径,打开信息技术与契约和关系的二元治理平衡之间的"黑箱"。研究发现,促进长期跨组织协同的关键在于实现基于关系和契约的治理机制平衡;信息技术能够在跨组织治理过程中实现治理机制的动态叠加,在治理机制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实现治理机制之间的平衡。这一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跨组织治理理论,对中国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长期合作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学理论发展出发,认为现在已具备了建立一门作为"转型学"分支学科的"中国转型社会学"或社会转型学的条件,指出建立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科意义.文章继而对"中国转型社会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了学术梳理和定位,还对"中国转型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作了学理分析和前景展望.最后,提出了中国社会学家应抓住转型期社会创新所提供的学术创新的机会,发挥社会学家的想像力与社会观察力,以实现社会学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0.
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介绍了族群社会学研究领域在社会学学科中的位置,说明目前中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西方社会学在这个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论的特点,讨论了从西方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中我们所能够借鉴的知识,并对我国的"族群社会学"这个研究方向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今后可能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