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03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661篇
社会学   10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宗教思想贯穿约翰·厄普代克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但他本人和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美国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分析厄普代克各阶段的作品,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样的层次:巴特的唯信论——信仰和自我存在的关系——传统宗教的衰落,怀疑上帝的自我中心论——宗教世俗化——精神荒原中的美国人对信仰的探索与反思,逐步走上精神复归之路。  相似文献   
82.
英语谚语大多起源于民间口语。也有一部分源于文化典籍或宗教文献。它们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里兼收并蓄,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经过千锤百炼,终成为简洁生动、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英语的精华。本文主要从民间口语、文化典籍和宗教文献3个方面对英语谚语的起源进行了探讨,旨在揭示谚语所反映的社会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3.
从宗教文化透视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捐赠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支撑了美国的近代高等教育,拓展了美国高校的服务职能,加速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诞生。从文化心理思考,美国的高等教育捐赠植根于美国浓厚的宗教文明,导致了美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诞生和现代美国高等教育的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84.
宗教问题历来是新闻宣传中最为敏感的政治话题之一。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的宗教问题,对于保持国家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推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肩负舆论导向的新闻媒体来说,正确认识并认真区分宗教新闻报道的几个界限;坚持宗教禁忌报道的“恪守”原则;切实掌握宗教新闻报道的宣传规律是必须要履行的职责。  相似文献   
85.
从儒学义理内涵看,儒学具有信仰和超越性的双重内涵,儒教为“本心本性即天心天性”的天人合德之教,儒学既是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又是“儒教”,仁心本性为一切宗教精神与信仰之根源。从祭祀礼仪制度层面看,“三祭”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重对神的报恩。天地、祖先、圣贤的图像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自然与历史秩序之中,可使人超越当前现实世界,又可使心灵不陷溺于对超世的想象中,实现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在纯宗教心灵观照下的不脱节。因此唐君毅认为儒学具有宗教性,儒家的超越智慧涵盖了西方的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86.
美国是个多元宗教并存发展的社会,整个宗教种类繁多、宗派林立。但就其源流,多属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传统的犹太教和由基督教发展而来的天主教和新教,在这三大主流派系中,新教占主要优势。促成美国多元宗教并存发展的原因有三:美国民族多样性是客观条件,基督教思想是内在动力,而美国宪法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7.
利用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从灵魂观、神灵观和神性观等三个方面对藏族本教、古波斯祆教和我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的宗教观念进行对比研究,可看出本教、祆教和萨满教在宗教观念之间的异同及三者都存在的二元论、三界观和多层天界观等文化元素。而原始宗教意义上的本教和萨满教在宗教观念上则具有更多相似点,它们后来的神灵结构也都受到了祆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在18、19世纪英国郊区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中产阶级的家庭理想和宗教理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中产阶级希望使家庭与工作相分离,希望女性可以完全投身于家庭事务当中,远离城市的公共领域;另一方面,他们又服膺福音派的主张,认为城市充满诱惑和罪恶,而乡村有利于宗教美德的培养.中产阶级日益倾向于在城市中心区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同时,居住在环境优美、道德纯净的郊区.因此,中产阶级的家庭理想和宗教理想成为近代英国郊区兴起的重要道德推动力.  相似文献   
89.
制度作为影响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因受到广泛关注,但众多资料集中在正式制度(法律、政治、产权)方面,鲜有从宗教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的非正式制度视角综合论述其与金融发展的关系。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以我国西部普遍存在的多元化宗教信仰和多样化民族传统为研究对象,试图阐明其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重视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对于我国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0.
In the 1920s and 30s, mass conversion movements to “Russian” Orthodoxy emerged among Greek Catholics in Czechoslovakia and Poland, comprising a new chapter in a continuing saga of conversion which bega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in what was then Austria–Hungary. Pre-1914 conversion movements arose in large part due to transatlantic migration – especially return migration – between Austria–Hungary and the Americas. Americanists have generally treated the 1920s and 30s as the era when transnational migration’s impact waned owing to US immigration restrictions, while East Europeanists have minimized or ignored the impact of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upon East European regions. Interwar Catholic-to-Orthodox conversions, however, are not merely attributable to historical legacy: transatlantic migration continued to influence the dynamics of conversion as an active, contemporary force. As had been true prior to World War I, returning migrants and their families comprised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stituency of the movements after the war; migrants remaining in the Americas supported the East European movements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remittances, and activists on either side of the Orthodox/Catholic divide treated the conversions as transnational phenomena.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upon shifting ethnoreligious identific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shifting social, national, and geopolitical circumstances, 1918–19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