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7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1篇
丛书文集   538篇
理论方法论   204篇
综合类   2675篇
社会学   443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汪辟疆及其近代诗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辟疆认为近代诗的成就不仅在清代最高,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过宋代,他的观点解构了陈衍的理论,重新建构了近代诗的体系。他对近代诗发展的认识,以及关于近代诗派与地域的划分等,受到了当时从西方传进的进化论的影响,也受到了清代传统朴学暨扬州学派的影响,还受到当时新的文学史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姚鼐的思想经过由青壮年独尊程朱儒学到老年笃信佛学的变化。其浅层原因,是王文治等人的影响;深层内因,则是由于他被迫辞官后,抚慰其淡泊心态的需要。实则他对儒、佛、道家思想皆有吸纳,都不过是借以为精神寄托和充当文学创作的“门面语”。这给其文学创作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下大学生的权利被广泛关注,但是大学生的权利却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和维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权力保障。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中,大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却微乎其微。权利必须用权力来维护和保障。由此,应正视权利和权力的本质区别;在学校管理中赋予大学生合法的地位和身份,给予其参与管理学校的权力;组建大学生自治组织,用相对独立的权力维护其权利,从而加强大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来使大学生权利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和维护。  相似文献   
14.
建立高效的高校物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经济领域的物流引入高校,提出了高校物流体系概念;介绍了高校物流的组成要素及物流目标。为了增加高校在市场环境中的适应性及竞争能力,首先应提高物流系统中的管理水平,从整合、优化、预测的角度制定适应新形势下的物流战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的有谱可查的校歌是刘天华1927年创作的《君永校歌》。校歌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学校的党政领导、教师是校歌创作的主力军,而专业词曲作家的参与,使校歌的艺术质量得以提高。校歌歌词体现了学校自身的特点,大多写成了具有群众性、富有动力美的进行曲。  相似文献   
16.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目前“超级女声”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深受许多年轻女生的欢迎,并且也在大众文化界引起巨大轰动。仔细分析的话,“超级女声”同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对其有许多突破的地方,具有许多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比较文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三次危机。对于中西比较文学来说,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现状而言,要紧的还是脚踏实地,多做研究。要对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并解决已有的理论话语未曾涉及的理论命题,真正做到理论创新,从而争取国际文化对话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某些言论致使许多人认为鲁迅彻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选取儒家传统思维方式这一视角,从其终极目标(中庸)、对象化(仁义礼智)、实现途径(人道)三个方面剖析鲁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策略,以及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心参与,试图论述鲁迅思想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9.
吴兴姚氏起自汉末、孙吴时期 ,此后长期衰微 ,仕途不畅 ,沦为“贱族”。然因其有文化 ,姚氏不仅得以保持“素族”的本色 ,而且在南北朝后期有所振作 ,至唐代宦位荣显。由于儒家文化的熏染 ,姚氏子弟多有忠义与孝义之行。就其家学言 ,姚氏早期以通晓儒家经术知名 ,南北朝后期注重文史 ,至隋、唐终得大成。同时姚氏精于医术 ,在北朝倍受重视 ,这为其家族地位的上升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0.
先秦杂家是以政治实用主义的“王治”为其宗旨,以不主任何一家、融合百家为其理论方法,有《尸子》、《尹文子》、《管子》、《鹖冠子》、《吕氏春秋》、《尉缭子》等为其代表作的先秦学术派别。先秦杂家是在战国中晚期社会历史大一统趋势和学术融合思潮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成长起来的,充当了战国诸子学向汉代经学过渡、学术形态转化时期知识与思想的主要载体和传递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