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是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四个回归”,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借鉴CIPP模式,采用文献调查法研究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建设情况,发现课程思政评价过多关注结果而忽略课程实施过程或环境因素影响。因此,从课程思政教育环境、课程思政资源配置、课程思政实施环节、课程思政实施效果4个部分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旨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历史发展中的五种课程的回顾与分析 ,明其长 ,辨其短。目的是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33.
计算机课程新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工程素质的要求 ,工科院校的本科教育正在进行改革。针对如何用合理的模式来重建计算机教学的课程体系和重组教学内容的问题 ,提出了适应性与集成化相结合的新的课程模式 ,并在新一轮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34.
当前高校计算机系列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知识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内容的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5.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是向未来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到来来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比较和借鉴国外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模式,对构建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6.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受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主体缺乏合作、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支撑不够等因素影响,当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需要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实现同向同行,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管理体制,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常态化合作机制,营造二者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7.
教师职后课程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一个学校整体的师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而其中对教师职后课程培训的意义、目标、内容与实施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实行是教师职后课程培训的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本文正是通过上述内容的阐述,期望为教师职后课程培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8.
法律的实践性与法学教育之间的关联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工具性、世俗性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导向。但困于理念误区、教学成本、学生规模、教师评价机制、课程体系设置的强制性及与司法考试的疏离等因素,实践性法学课程在整个法学教学体系中实际上处于若存若亡的尴尬境地。唯有在法学教育精英化的导向下,把握好实践技能培养的阶段性特征,突破法学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观念上的鸿沟,将实践技能尤其是法律思维的训练融入每一堂法学课程之中,法学本科实践性课程才能拓展出一片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9.
适应新课程,教师应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全面的能力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对学科教师素质分析的基础上.从观念更新、在职学习、科学研究、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几方面入手优化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40.
《Social work with groups》2013,36(2-3):17-31
SUMMARY

For almost two decades, leader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group work have been warning that 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group work as a modality are in danger of being absorbed into generalist social work practice. This paper expands upon the appeal of leaders in the social group work field to generate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group work is recognized as an integral method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educ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group work as a powerful methodology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a specif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skill base that is fundamental to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 work's strengths are explored with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that inspires renewed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practicing and promoting social group work as a viable and integral par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