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寡母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学中的寡母形象几乎从未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图以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方法,借助西方女权主义批评,解读这一特殊群体——寡母类型,并探计其形成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2.
晚明文人传奇中节妇形象的大量出现与"有益风化"的戏曲创作传统、统治上层的提倡、思想界的颂扬等因素密切相关。与明初期传奇中节妇形象更多是囿于道德规范的伦理表达相比,晚明传奇中节妇的"贞节"具备了更多情感的内涵,由"为理守节"转化为"为情守节"。然而,女性贞节内涵"情"的注入是以强化女性贞节观为目的的。文人作家即便受到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颂情的同时不敢忘却"理"的存在,不约而同立足主流文化填充儒家女性贞节观内涵,将看似不相容的"情"与"贞"以"情教"、"情正"等理论统一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女性婚姻自由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寡妇可否再嫁是衡量中国社会儒家伦理思想观念是否牢固的一块试金石.相关内容的元杂剧透露出的文化信息可以窥见蒙元社会草原文化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冲击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妻子”生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和谐环境,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着农村夫妻共同迁居城市就业和生活,这导致了许多半流动农村家庭的出现。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在农村社区的不稳定性和欠和谐发展,给广大农村造成了各种经济的、社会的隐患,是新时期农村建设的不和谐因子。夫妻在外出与留守的抉择中,多数妻子无奈地选择了后者,承担起了本应双方共同承担的家庭责任。研究表明:虽然大多数“留守妻子”是由于子女的教育才留守在农村的,但她们却缺乏将子女教育成才的自信和能力;丈夫外出后,大多数农村“留守妻子”认为其安全感和幸福感降低了,部分认为更幸福的妇女主要是由于经济收入的增多或可以免除家庭暴力行为;“留守妻子”的选举投票自主权有所增强,但是她们参加干部竞选的积极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朝廷正式提倡女性为死去的丈夫守节,并对妇女从一而终行为进行表彰,从而建立了特有的专门针对女性的旌表制度。清统治者夺取政权后,继承了旌表制度。为了更好地维护旌表制度,有清一代从朝廷到地方,到家族,甚至个人都采取了一些救济措施,以资助孀居妇女养活自己、抚养孩子、赡养老人,从而最终实现妇女对贞节的坚守,达到朝廷提倡的对从一而终道德目标的追求。这也是有清一代节妇数量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女性题材的赋作得到大量的抒写;女性角色呈类型化趋势,如思妇、怨妇、去妇等其中最为特殊的莫过于寡妇角色的抒写。其特殊性一是表现为写作主体的不同,二是其写作时间集中在魏晋时期,魏晋已降则不见蛛迹。立足其特殊性,逐层分析魏晋"寡妇赋"的创作特色,探究兴盛于魏晋之缘由,展现出文本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This qualitative study analyzed the conjugal grief experience of veterans' widows. The narratives yielded several themes, including the decreased self-reported symptoms of distress when widows reported having positive social support without negative socia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n ongo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deceased spouses with a mechanism for creating meaning from their loss, and the assumption of a new identity and new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Widows who ascribed a belief that external forces control their life events and those who have children with psychosocial issues reported increased symptoms of distress related to their spouses' death.  相似文献   
18.
论窦娥形象的内涵及<窦娥冤>的创作意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娥是封建礼教的“孝子贤孙”,她不惜用生命去捍卫的是女子“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和对长辈竭尽孝顺的孝道观。在窦娥的那个时代 ,出身于这样一个穷酸知识分子家庭 ,又是一位受社会压迫最深的弱女子 ,窦娥被毒害到拿泯灭人性的伦理道德规条要求自己 ,自觉地维护这些伦理规范 ,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是非常普通正常的。《窦娥冤》从传统的“贞节”、“孝道”等道德伦理规范角度出发 ,不认同蒙古人的现实统治 ,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批判 ,其中潜藏着的是一种强烈的民族情绪。  相似文献   
19.
杨居让 《唐都学刊》2010,26(5):108-110
安吴寡妇周莹因家产丰厚、年轻守寡而得名,因慈禧西逃西安认其为干女儿而名噪。诸多演绎和说法就此展开,超出了文献资料的真实。甚至有些以讹传讹,使人难辨真伪。笔者通过资料的研究和比对,缕析脉络,情理结合,还安吴寡妇历史本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围绕印度遗孀的殉葬和再婚问题展开论述,分析了萨蒂的起因以及废除这种习俗的过程,讨论了《印度教遗孀再婚法》的内容及其社会效果,阐明了在印度遗孀法律地位的变革过程中各派别的不同主张。本文认为,殖民时期法律的建构确实为印度社会的变革打开了门扉,但是它与印度人民的生活存在着不小的疏离感。对于印度人民来说,法律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仍然是有待努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