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12,(3):57
冬天冷,洗澡水别太热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调节功能弱,对于较大的温差很难适应。长时间高水温洗浴,会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体表,循环回心脏的血量明显减少,这会导致心、脑等器官缺血、缺氧,极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的人更加危险,会使动脉硬化狭窄部位的血流缓慢,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2.
新政新规     
《山西老年》2014,(3):5-5
天津家庭责任医生团队覆盖6区 "开展家庭责任医生服务"被列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团队624个,团队成员共2590人,市内六区覆盖率达到100%。其中,特困、孤老、高龄空巢、离休、失能等6类重点人群共计3.2万人享有家庭责任医生点对点服务。广东将试点家庭医生式服务广东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启动,广东省将在全省范围内试点家庭医生式服务,力争5年内实现全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覆盖所有街道和村镇。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4,(19):12-13
正长期以来基层医院定位模糊,市民有病便扎堆大医院。某种意义上"家庭医生"是被医疗资源缺口"倒逼"而生的。2010年北京在全国率先提出"家庭医生"式服务。4年间不断调整思路,已经出台了三个版本的工作方案。今后,北京市民一旦签约"家庭医生",可直接找签约医生预约就诊。就医时也将被"分配"到签约医生处。这意味着患者可享受从预约到诊疗的全程"一对一"服务。5月10日,市卫计委公布了完善后的《北  相似文献   
4.
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南京市浦口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共287人进行问卷调查,对31位关键知情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基本构成、服务能力、收入情况,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责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基层卫生人力规划及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建议与对策。结果显示,浦口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积极建立了家庭医生团队,但仍存在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足、签约服务人员专业多样性不足、待遇不高等问题;家庭医生中绝大多数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了解,支持团队签约方式;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工作量增加是家庭医生履行签约服务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开展多渠道专业培训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以专业、均衡、多样“标配”家庭医生团队;提高家庭医生收入;建立团队成员分工协调机制等措施可以完善浦口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增强家庭医生履责信心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5.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女性小腿、手臂、腋下露出恼人的体毛,一到夏天,穿无袖装、吊带裙、短裙或泳装时,这些体毛显露无遗,哪还有半分淑女味?甚至有些女性嘴唇上长出或浓或淡的汗毛。中山大学《家庭医生》整形美容中心激光科刘希凡主任介绍说,很多传统的去毛方法,如蜡脱、脱毛膏、拔毛、剃毛等,虽然简单,但效果并不持久,往往隔一两个月,甚至两三个星期又恢复原样。  相似文献   
6.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价值需要供需双方共同创造,当前各级政府不断致力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但基层居民参与度不足,主动健康意识偏低,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价值。因此,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探索性地构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价值共创概念模型,并基于家庭医生签约视角,解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价值共创的现实困境,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价值共创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居民视角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基层卫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绩效评估管理内容之一,因此要从居民视角分析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及其制约因素,为推动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9—11月于江苏省内5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机抽取已签约的1 290例居民和未签约的1 102例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综合性评价居民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年因病支出费用、人群类别、家庭医生签约了解度、了解签约后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基层首诊接受度等6个因素对居民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有显著影响(P<0.05)。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保障重点人群签约服务,拓宽签约服务包,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进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南京和无锡两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发现,533例老年人中,签约家庭医生182例,占34.1%;未签约299例,占56.1%;不清楚是否签约52例,占9.8%。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在年龄、收入水平、是否有配偶及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要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加强全科医学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认知深度和参与积极性,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促进社区健康教育,改善社区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从政策执行变迁的视角探索其优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从“模糊-冲突”理论视角来看,家庭医生政策执行样态由象征性执行向行政性执行转换,政策执行方式动态演变和效力优化的关键机制在于政策系统内部和外部压力生成的初始动机,经由向上借势、行动引导、资源供给、协同支撑机制,使得政策的模糊性与冲突性下降,从而引导家庭医生政策执行摆脱长期“签而不约”的困境。基于政策的探索经验和签约服务的实践需求,应当以消解政策模糊性与冲突性作为理论指引,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改善我国家庭医生服务政策执行的若干举措,提高政策目标引导水平、完善跨部门协作和平衡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和利益协商,通过多途径整合执行资源,提升家庭医生政策执行优化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陈智敏 《社区》2011,(12):27-28
生病了,去大医院还是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前,很多患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条件不好,医生的水平不高。针对此现象,湖北省武汉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保障政策促进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