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使其具有超越历史时空的独特魅力,被誉为具有超验性的文本。本文即从其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及叙事结构入手,探析《呼啸山庄》文本叙事之魅力产生的缘由,及其叙事中隐含的深厚的历史叙事内核。  相似文献   
62.
文学作品多是借助人物描写表现主旨,披露社会,而且文学作品的内涵十分丰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能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社会状况以及自然和非自然力量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黄翠兰 《南方论刊》2010,(12):90-91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出现在十九世纪,但在叙述形式方面却是超越时代的。该小说采用了双重倒叙方式,并以第一人称的多视角转换,革新了小说的叙述形式。本文主要通过对《呼啸山庄》叙述策略的研究,探索小说在叙述手法方面的实验性与创新处。  相似文献   
64.
《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恩萧是男女两性力量的结合,她与希刺克厉夫具有不可分割性。她是一个"双性共体"的女主人公,对瓦解男权制社会的性别二元对立论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形象揭示了西方男权制对女性的改造,不断地激励着女权主义者为追求两性平等、独立自主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65.
《呼啸山庄》中希克厉和凯瑟琳的爱情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主要话题。本文从原型分析的角度,探讨了他们从相知、分别、重聚以及最终永久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6.
《呼啸山庄》是一部有着丰富的社会学内涵的小说。艾米莉·勃朗特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关注和了解,是小说创作的基础,而以人性为中心则是作品的实质。小说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其结构的完美,而在于其真实性。小说中虽存在着某些紊乱现象,但它所体现的美学和道德价值却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67.
勃朗特姐妹的代表作《简·爱》和《呼啸山庄》,历来被看作是通过爱情自由来表现女性权利的经典之作.这一判断与自18世纪以来爱情被赋予更多诸如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等启蒙内容有关,也与崇尚审美有关,因为二者所凭靠的哲学基础都是启蒙所张扬的理性主义.与审美崇尚理性不同,审丑更多关注人的非理性,如情感、欲望、意志、直觉、预感、潜意识等.审丑现象在勃朗特姐妹的两部作品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作品对主人公外貌之丑和蛮力的崇尚;二是对作者病态人格的潜在表现;三是对预感、梦幻等的大量描写;四是对自然的狞厉、环境的恐怖等的渲染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审丑现象的大量运用,不但增添了作品异样的艺术魅力,而且使我们看到了勃朗特姐妹爱情观中的非启蒙成分.  相似文献   
68.
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勃朗特姐妹的传世之作《简.爱》与《呼啸山庄》在他者的隐喻和身份认同方面对于英国的帝国殖民同样具有强烈的反讽性,然而两部小说对他者角色——伯莎.梅森和希刺克厉夫的不同处理又使得妹妹艾米莉的《呼啸山庄》较之于姐姐夏洛蒂的《简.爱》更具颠覆性。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哥特传统视角对《呼啸山庄》进行解读,通过探讨作者在创作技巧上对哥特传统的借鉴和发展,论述小说受同代人冷遇、后世人青睐的原因,说明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界定会受时代语境的制约,而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成功借鉴了哥特传统,还以此为契机无意暗含了现代派文学的创作特色,显示出了超越时空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0.
《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利夫形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中的希刺克利夫看起来象一个无情的、冷酷的、充满了仇恨与敌意的魔鬼或野兽。事实上,象其他人一样,他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出于对凯瑟琳不朽的爱情,而他的疯狂则是他那变得冷酷的被扭曲的心灵的反映。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小说揭开了资本主义的面纱,揭露了当时社会压迫和剥削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