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71篇
  免费   3151篇
  国内免费   1056篇
管理学   15424篇
劳动科学   1176篇
民族学   2812篇
人才学   3008篇
人口学   793篇
丛书文集   26636篇
理论方法论   6020篇
综合类   70711篇
社会学   12965篇
统计学   11533篇
  2024年   557篇
  2023年   2170篇
  2022年   2200篇
  2021年   2752篇
  2020年   2728篇
  2019年   2511篇
  2018年   1181篇
  2017年   2223篇
  2016年   2788篇
  2015年   4442篇
  2014年   10228篇
  2013年   8242篇
  2012年   9782篇
  2011年   12500篇
  2010年   12232篇
  2009年   12281篇
  2008年   11888篇
  2007年   8318篇
  2006年   7358篇
  2005年   6402篇
  2004年   5698篇
  2003年   5350篇
  2002年   4607篇
  2001年   4021篇
  2000年   3070篇
  1999年   1493篇
  1998年   971篇
  1997年   747篇
  1996年   636篇
  1995年   499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3.
信息工作是企业领导的耳目,科学决策的参谋,解决问题的助手,联系群众的桥梁。信息工作人员要善于捕捉与收集信息、提炼与挖掘信息、优化和撰写信息,进一步增强办公室的信息服务能力,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是金岳霖先生诞辰120周年,为此,清华大学哲学系特隆重举行金岳霖纪念会、第六届金岳霖学术奖颁奖会和金岳霖思想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国内哲学界的一次盛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书写中的“最炫流行风”在今天的文化市场上大行其道——用拆解、谐谑、碎片化、戏拟等方式拉平历史的深度,以“傲慢与偏见”来充抵叙述历史的自信,也经由这种时尚化的叙述使历史以“轻松一刻”的形式实现消费欲望的满足.刘保昌的《楚武王》则疏离“流行前线”,以史料为据,正本清源,守正而出新,为历史“正名”,以彰显历史意识、历史理性的写作姿态,以坚持文学之理想力量的叙事激情,以有文化承担的叙事态度显示出对当代历史小说叙事品格与尊严的坚守.  相似文献   
16.
《边城》是京派小说家沈从文享誉世界文坛的代表作品,是描述“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边城》为个案,分析杨氏夫妇如何在翻译中保留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并成功传递给译文读者,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化,并进一步细分、归纳了“抵抗式”翻译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审美含义及其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话语蕴藉属性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这样,文学作品就有了话语蕴藉属性。从各种文学作品看来,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还是比较常见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话语蕴藉属性在文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一句话,一个人名亦或是一个地名甚至是一个字。本文意在浅析部分文学作品的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和从而体会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益处,进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中运用这一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思敬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史学家和藏书家,《问影楼舆地丛书》是其生平自费辑刻的一部专门收录史地著作的丛书,以收录边疆史地著述为主,同时还汇辑了一些有关中原地区的地理著作,具有资料珍贵、考释务实、有裨时政等特点,对当时边疆史地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问影楼舆地丛书》的内容虽已不足以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活动的需要,但在历史地理的学术研究中,仍为不可或缺之书。  相似文献   
19.
"形势与政策"理论课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之一,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存在课程组织管理不规范、教师队伍不稳定,以及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等问题。究其原因是课程归属不清、整体把握缺失,以及课程话语失真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只有厘清课程归属、规范课程教材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开展立体化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形式与政策"教育,达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