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86篇
  免费   2353篇
  国内免费   685篇
管理学   4810篇
劳动科学   729篇
民族学   2265篇
人才学   1720篇
人口学   247篇
丛书文集   22292篇
理论方法论   4680篇
综合类   56976篇
社会学   9429篇
统计学   876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504篇
  2022年   1848篇
  2021年   2242篇
  2020年   2343篇
  2019年   1888篇
  2018年   902篇
  2017年   1548篇
  2016年   1874篇
  2015年   3153篇
  2014年   7102篇
  2013年   5643篇
  2012年   6263篇
  2011年   9195篇
  2010年   9198篇
  2009年   8916篇
  2008年   8051篇
  2007年   5848篇
  2006年   5112篇
  2005年   3980篇
  2004年   3986篇
  2003年   3331篇
  2002年   2773篇
  2001年   2260篇
  2000年   1668篇
  1999年   842篇
  1998年   540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边城》是京派小说家沈从文享誉世界文坛的代表作品,是描述“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边城》为个案,分析杨氏夫妇如何在翻译中保留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并成功传递给译文读者,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化,并进一步细分、归纳了“抵抗式”翻译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2.
胡思敬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史学家和藏书家,《问影楼舆地丛书》是其生平自费辑刻的一部专门收录史地著作的丛书,以收录边疆史地著述为主,同时还汇辑了一些有关中原地区的地理著作,具有资料珍贵、考释务实、有裨时政等特点,对当时边疆史地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问影楼舆地丛书》的内容虽已不足以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活动的需要,但在历史地理的学术研究中,仍为不可或缺之书。  相似文献   
13.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15.
咒语现象是《麦克白》整出戏剧极富魅力的表现元素。它既为剧本奠定了一种神秘而阴森的基调,同时确定全局总纲,为剧情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咒语与主人公的性格、行为以及内心活动、命运走向息息相关,并最终导致麦克白命运悲剧的发生。集众恶于一身的女巫是咒语现象的主体,艰深晦涩、言辞激烈的诗体是咒语的具体表现形式,咒语的预言性质笼罩全篇,影响着人物的内心恶念,推动剧情发展,成为贯穿全剧始终的主题线索。  相似文献   
16.
《系年》作为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书的第二辑,为战国之际的历史文献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系年》中虚词"焉"字的用法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其"焉始"形式已经在此文献中被作为固定格式使用;"焉+动词"的形式同样具有其独特的语法特色。"焉"字在楚系文字中不同的书写形式以及较为特别的语法用例,与传世文献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学界对"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的理解千差万别,这既有词语训释上的原因,也源于理论认知方面的差异。经由辩证诸种注释歧义,并结合《天论》篇政治哲学的文本性质,可以看到此句所蕴含的理论问题:其一,荀子区分了"天"(自然之天)与"道"(礼义之道),并分立了二者在达致合理的政治秩序上的价值。其二,就政治体系而言,政治秩序的达致需要政治角色履行相应的政治职能。荀子所理解的"官人"与"圣人"在政治职能上有本质差异,一者在"守天"(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另一在"守道"(持守、遵循礼义之道)。辨明"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一句的意涵,有助于深入理解《天论》篇的理论主旨与义理脉络。在《天论》篇中,"自为(圣人)守道"是"明于天人之分"的必然要求,也是"制天命而用之"的根本前提。在荀子看来,只有"道"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天"只是治理天下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