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47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490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01.
云南白药集团(以下简称云南白药)于2004年底进入日化行业生产牙膏。在企业“一体两翼”战略中,云南白药牙膏是其中“一翼”。被公司寄予厚望。云南白药能在这“两翼”的帮助下飞得更高吗?单从其牙膏这“一翼”的市场定位来看,着实有点儿让人担心。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在逻辑,是"统一"与"多样"的辩证关系。没有"统一"无所谓"多样",而没有"多样"也构不成"统一"。民族地区呈现"集这么多的‘区’于一身"的"家底",是中国的"家底",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底"。所以,做好民族工作,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认同中华文化本身也包含了"统一"与"多样"的关系,中华文化同样是多元一体的文化。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国特色",二是"正确道路"。"中国特色"具有历史意义,它代表了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是"中国特色"。因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3.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直是我国哲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领域之一。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微观个案研究,因为通过微观研究可以总结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内在机制和规律,从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明诗博士的专著《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较大成绩的  相似文献   
104.
论中医哲学方法的四大特征——以《内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如诊法中的望、闻、问、切,疗法中的药物、针灸治疗等;中医方法属于哲学思维和抽象的性质,是指导各种具体方法的理论基础,总纲领和总原则,是对中医学方法的规律性的把握,是关于方法的体系.<内经>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治过程中,大量运用了辩证的逻辑思维原则和直觉意象思维的方法,使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获得有效的互补效果.其主要的中医哲学方法有四大特征:天人一体观;阴阳五行的辩证思维观;内外辨证中的审察观;中医的直觉思维观.  相似文献   
10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徐勇 《江汉论坛》2007,1(4):12-15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是农村基层社会及其管理体制的重建和变革.当下要建设的农村社区不是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而是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由自然村落制度到社队村组制度,再向社区制度转变,可以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实现上下互动、城乡一体,并建构起政府公共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良性互动,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我服务相互补充的新型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06.
天人关系:中国古代人学的本体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的本质是人学。中国古代哲学,也是一套人学理论,"天人关系"是其本体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有三个层次:1."绝地天通"的人神关系;2.天人合一的人与自身的关系;3.天人相分与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绝地天通是统治者垄断了人与天(神)的交通;天人合一则经历了从效法说到一体说的演变,有从自然主义到人文主义的过渡,也有作为本体的和作为过程的天人合一的两重含义。  相似文献   
107.
王阳明试图用他富于特色的良知学来说明万物一体,认为所谓“同体”当从“感应之几”上看,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天地万物“一气流通”。另一方面,王阳明也将人对万物所怀有的那种普遍的顾惜之情作为万物一体之仁的具体表现。由于将“仁”设定为“造化生生不息之理”,王阳明就能够从发生学角度观察和描述仁(行仁),论证“孝弟为仁之本”,从而维护了儒家仁爱主张中的差别原则。王阳明对儒家万物一体之仁说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一方面,他将万物一体观念应用于社会分工,从而在客观上构成对现实等级秩序的一种辩护;另一方面,他又通过万物一体观念捍卫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救世热忱。在王阳明那里,万物一体的观念,对于不同对象意味着不同规则。作为一种伦理主张,万物一体之仁说实质是一种精英主义伦理,其基础是一种虚构的天赋决定论,在理论上存在着不可普遍化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场域中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赓续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集体认同意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亦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从历史逻辑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发展链条中逐步生成和敞显的,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是一个连贯的、前后相继的历史进程。就现实逻辑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关系融洽与和谐,进而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基础和前提,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通过“认同谱系”(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营造一种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团结氛围。在新时代场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9.
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和重构问题上,目前存在着几个认识问题,如国有资本进退问题;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关系问题;国有资产是否实行“分级所有”问题;“一体两翼”理论框架的现实适用性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结合国情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新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下,国有资本不是“全面退出”,而是“有进有退”;借鉴“公共财政论,发展国家分配论”;实行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具有充分的理论、实践和政策依据;建立在国家分配论基础上的“一体两翼”理论框架仍然具有现实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0.
史前时期,北方草原的先民们创造了自成序列的原始文化,中华民族许多文化传承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里。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相比,在某些方面甚至居于领先地位。进入文明时代后,数千年来,草原文化通过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人民和平交往以及各类战争的形式,不断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流、融合、汇聚,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并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和丰富多彩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