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87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394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作为我国的毗邻地域,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外开放和加强交流合作的“最近投射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起着“示范、连通、提升、巩固”的作用。为此,我国在加强中国—东盟政治对话和经贸往来的同时,还积极打造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支柱。而作为人文交流重要载体的教育,是传统且基础的人文交流形式,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媒介,有助于加深“亲缘”文化的联结,加固人文交流的文化纽带;能够有效对接东盟人力需求,打开人文交流的双向通道;有利于形成“知华、友华、爱华”的观念,培养人文交流的国际使者等。为深化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充分发挥教育的媒介功能,可切实推动构建“以教育为媒”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机制,从三维主体出发形成基于国家宏观指导、机构中观推进、民间(个体)微观影响有序整合的协作格局。国家层面主体应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机构层面主体需务实推进中国教育“走出去”与东盟资源“引进来”;民间(个体)层面主体可积极参与中华文化、中国形象的海外传播。统合多方力量,协力推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走深走实,促进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962.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现状与双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考量。为了推进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在社会层面要维护双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奠定基本前提;在经济层面要深化合作,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提供根本动力;在文化层面要交流互鉴,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搭建有益桥梁;在法治层面要完善制度建设,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63.
964.
中国—东盟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在打击此类跨境犯罪方面存在取证、追赃、抓捕等诸多困难,需要与东盟国家进行警务合作。基于双边良好的政治基础和法律基础,中国—东盟已开展了警务情报信息共享、联合抓捕犯罪嫌疑人、移交遣返嫌犯、派驻警务联络官等警务合作方式,但仍存在合作依据的法律资源供给不足、警务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尚未正式建立、执法合作机制尚待完善等相关问题。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需要进一步夯实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警务合作的法律基础,完善警务情报信息共享机制,探索设立统一警务合作机构。  相似文献   
965.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各领域的交流日趋频繁,随之出现的语言消费与语言服务问题亟待语言产业的研究者给予关注。 基于东盟博览会的背景,通过梳理东盟博览会语言服务与语言消费的相关研究,分类探讨东盟博览会建设中的语言消费主体 及其语言消费需求,确定相应语言产品与服务,在此基础上,对东盟博览会的语言需求提出供给对策。  相似文献   
966.
通过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议题。在RCEP协定的进一步推动下,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作为制造业亟待升级的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助推制造业攀升价值链。分析比较2005—2019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发展现状,基于Hausman“两步法”测算,比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同时通过对竞争力指数的测算,分析双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实证考察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升级制造业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竞争力的提高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不同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分部门的竞争力提升对其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67.
孙军 《学术论坛》2023,(2):61-72
认清中国在RCEP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加以有效推进,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运行比较成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分析该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以及各成员方所扮演的角色,寻求自由贸易协定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并基于美墨加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探讨中国在RCEP中的角色定位。研究发现,美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技术优势以及在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地位是承接并消化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大量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基础,是区域自由贸易区运行成功的关键所在。中国在RCEP中具备市场供应方和最终需求方双重角色,在依托RCEP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中国需要规避运行中的风险,把潜在超大需求空间变成现实需求,做实内需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主导型区域价值链,实现从适应规则向主导规则的转换。  相似文献   
968.
国家语言发展体系服务于国家总体发展规划,是统筹国内和国际语言生活大局的一种体现。“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面向东盟的语言发展体系,将语言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可以深化中国—东盟的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与人文互鉴,充分彰显时代价值。然而,当前构建面向东盟的语言发展体系面临语言资源配置不均导致非通用语人才紧缺、语言教育规划滞后导致汉语国际传播乏力、语言服务能力薄弱导致语言需求难能满足等多重挑战。要推动面向东盟的语言发展体系构建,必须从语言资源配置、语言教育规划和语言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出发,着力培养东盟非通用语人才、提升汉语国家传播力、打造语言服务新高地,在深化双方务实合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69.
970.
"海丝文化"是在中国与东盟及亚欧各国海河交流、文明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相应生活年代时空、社会环境、历史事件等影响的个体与集体记忆重构的文化实践;中国与东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史料、书面文字、博物馆考古文物、传统习俗、礼仪、建筑文化、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集体记忆追溯与建构,再现双边在经贸、文化、外交等方面绵延、交流历史的集体记忆,是重现"海丝文化"和平、友谊、合作、发展、共赢等元素特征与时空意涵,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鲜活例证;转译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赋予新时代使命与内涵,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公共外交、经贸合作、文明互鉴、互利共赢,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民心相通、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