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7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63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534篇
社会学   311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校本课程能发挥灵活性强的优势,因材施教,成为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由学校自己开发的隐性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可从不同角度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阳光充满学生的心房。  相似文献   
52.
金芳 《北京纪事》2011,(10):45-47
北京儿童医院七病区 孙笑天,一名普通的80后,普通的中学生,拥有无数好孩子的特征:他是班长、学习委员、语文课代表,是所有老师心中的清华苗子。但命运还是没有放过他……  相似文献   
53.
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留给我们一万多首诗词,在总结创作经验时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用来概括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再确切不过了,因为农村中学生与城市中学生相比并不缺少课堂,缺少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54.
体育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追求荣光、超越与极限,追求公平与正义是体育精神的灵魂,体育精神体现了人类对健康人生、和平友谊与自由幸福的渴望.体育精神不仅能强壮学生的体魄,磨砺学生的意志,更能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弘扬体育精神对培养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韩士荣 《职业》2011,(5):129-129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大纲对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潜力,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笔者个人的体会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56.
藏汉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的教育。藏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之间交流并融合的过程,所有影响交流的因素都有可能对藏族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教育落后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与教育,对于加快发展西部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179位调查对象进行资料收集,通过对调查资料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农村中学生家庭中哪些因素对家长选择陪读构成了显著性影响,得出研究结论: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对陪读有显著影响;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对陪读有显著影响;父亲职业、母亲的文化水平对陪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8.
在21世纪的今天,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培养,但目前普遍存在着中学生作文个性能力弱化的现象。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59.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中学生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中学生交往培养原则是普遍训练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自我修养和外在教化相结合、课堂讲授和课外体验相结合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和中学生自身都要共同努力,重视中学生交往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中学生自我概念,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完善自我、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对950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征。结果:(1)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来讲是积极的;(2)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表现为:中学女生较男生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拥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重点中学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3)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具有阶段性,呈现出不规则的U型趋势。(4)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应联合起来,促进对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尤其应重视对初二年级、农村中学生、非重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