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46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香港民事司法救济法是介于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之间的“混合法”,它是英美实体法和程序法尚不发达或尚未分化的产物。其特点是:司法救济先于权利,申请司法救济权与司法权的实体合成与程序合成性。它有对人诉讼之救济与对物诉讼之救济、替代性救济与具体救济、中间救济与终局救济等类型,包括预防性救济和处罚性救济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2.
2021年第三次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增设的“首违不罚”等规定,将柔性执法模式从“免强制”领域扩大到了“免处罚”领域。对各地政府出台的免处罚清单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免处罚制度仍存在规范性、严谨性、效力性不足等问题,未来仍需从立法、执法、监督等层面对免处罚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3.
杨春日  赵乃林 《社区》2004,(9):55-56
辽宁省普兰店市农村17岁少年刘某在手机店抢一部手机未遂,当地法院判他到社区完成一定期限的无偿社会服务劳动。向失足青少年发出社区服务令,这是普兰店法院对青少年犯罪案件审理所做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04.
部分购买伪造居民身份证行为的可罚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道刚 《理论界》2005,(9):174-175
一、定性之理论分歧购买伪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较为常见,也是严重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故而司法实践中就有将其认定为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共犯的做法。但是接着有人提出种种质疑。〔1〕总的看来,两者在认定上的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是否违反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即罪与非罪问题;第二,是否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共犯。在第一个分歧上,反对入罪的理由主要是刑法无明文规定,赞同入罪的理由则主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这个分歧是根本性的,值得深入思考。第二个分歧则集中在是否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共犯。反对者主张此行…  相似文献   
105.
咨询台     
行政处理决定和处罚决定能否一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咨询台:我是一名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员,现将在执法活动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向贵刊咨询,望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图谶,谎说天命,制造社会动乱的行为自古有之。在唐代,图谶、天文探究权、解释权属于官府专有,他人不允许染指,否则就是犯罪。《唐律》中对此类犯罪行为根据犯罪行为的主观故意、涉及对象、参与人数、影响范围作了系统的划分和详尽的处罚规定。但在具体司法实际中,此类犯罪案例最终的审判结果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司法状况及至司法官个人的素质,都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在政治相对清明时期,此类案件一般还能依法科断,武氏朝以后,此类案件的审理往往有从重过严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7.
职工在履行劳动义务中给企业造成损害,可认定为属违约、违反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民事侵权三种不同法律性质的行为。对职工经济处罚时,应根据其行为的不同法律性质,选择适用的处罚依据。应考虑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所处于的从属地位,以及劳动法所具有的社会法属性,衡量企业对职工经济处罚的合法性与适当性。  相似文献   
108.
对上市公司各类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是让上市公司起到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上市公司遭受违规处罚所形成的负面声誉冲击,显著增加了企业的避税程度。而且,负面声誉引致的避税效应在民营企业、成长期企业和保守型避税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随着负面声誉冲击强度的增加,其对企业避税程度的增益效应也随之增强,而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负面声誉冲击下的避税效应。从作用渠道上看,负面声誉主要通过加剧涉事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加剧其避税效应。因此,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处罚制度设计,发挥监管处罚的信号传递效应,通过声誉机制强化对企业的隐性约束,持续提升监管效能。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本市场监管与税务监管信息互通、部门联动。  相似文献   
109.
《刑法修正案(九)》创设的贪污贿赂犯罪特别从宽处罚制度是在当前贪污贿赂犯罪易发多发、司法机关办案工作压力增大、行贿犯罪未能得到应有惩治的形势下做出的重大立法创新,该制度有助于提高贪污贿赂案件的办案效率,促进贪污受贿犯罪人认罪悔罪,纠正贿赂犯罪惩治失衡的局面。同时也应看到,该制度未能体现体系性、系统性的思维。基于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和特别从宽处罚制度的立法目的,应当取消贪污罪特别从宽处罚制度,将特别从宽处罚制度推广适用于所有的行贿类、受贿类犯罪,并在行贿类犯罪、受贿类犯罪之间设置大致对等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0.
时政漫画     
《决策》2009,(1):6-6
强制“搬家” 为了做旺新县城,湖南衡南县强制副科实职以上干部无条件入住新县城,并且把其作为考察干部以及年终班子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实行严厉的经济处罚。为了拉动新县城内需,县政府严格控制单位在衡阳市区的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