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25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步履下,城市空间中的文化遗产破坏、文化畸形、文化贫血现象成为普遍的城市症候.在文化需求、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行动急剧增加的形势到来时,相应的规划理论、策略和方法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建设实践的需要.文章通过城市空间文化的本体述要、城市空间文化的类型学分析和城市空间的文化盘点,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保护与建构城市空间文化或文化的城市空间的具体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开展港口吞吐货物价值量统计研究的目的几十年来,以重量吨为计算单位的传统统计方法,在港口管理的较低水平上,对港口规模、港址的确定,组织港口装卸工艺,实现港口现代化等工作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经济不断繁荣,工农业生产迅猛增长,外贸事业不断扩大,物资交流急剧增加,港口生产统计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因而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探讨正被越来越多的领导和港口统计专家、各级管理干部所重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不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遏示了策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律和人类社宗的一般规律,而目坯丹创了人类运用辩证逻辑的新纪元。这王要表现在它的逻辑方法上。然而,《资本进》的逻辑方法,在美第一卷出版肘曾引起争论。当时,有人认为《资本论》的方法P是形而上学的办析方法;有人认为P是签通逻辑的演经法;百人认为走黑格尔的唯IO王义辩证法;育人认为研究方法是唯物王文的,叙述方法则展唯IO王义辩证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一践”中引述了上述筝诏后指出,由于当的彼得堡的《欧洲通报》上的一篇赛读《资本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起点;商品包含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像是斤斤计较一些琐事。这的确是  相似文献   
15.
科技应用导致现代企业"活劳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不断增加"的矛盾之谜,实质上是传统价值理论与当今经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现代经济社会语境中,将科技劳动与价值的关系纳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范围,能够合理地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6.
探索高科技条件下价值创造的真正源泉,首先要澄清目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种种 非理性误解,才能认清高科技条件下,价值创造的真正源泉并不是先进的高科技本身,而是 人类运用高科技后所具有的高效率的创造性的活劳动;才能认识到,使新产品价值量大幅度 降低的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17.
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理论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 0多年来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西方国家的学者对作为《资本论》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论更多地持否定态度 ,而维护劳动价值论者对反对者也给予了针锋相对的批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 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 3 0年代 ,西方学者大肆攻击、篡改、歪曲和诽谤《资本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庞巴维克、凯恩斯、伯恩斯坦等 ;第二阶段 ,从 2 0世纪 40年代到 60年代中期 ,西方学者开始对《资本论》进行解说 ,总体上承认其科学性 ,但在具体问题上往往否定之 ,并企图用现代西方经济学来解释马克思的基本理论 ,代表人物有…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增加值作为核心指标,能够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只靠这一价值量指标不能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层次来动态反映文化产业的变化趋势,不能够全面客观考核文化产业行业(单位)的运行业绩。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以增加值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核算依据来反映四川文化产业的全貌。  相似文献   
19.
正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商品价值量到底是反向变动还是正向变动,这个问题历来是学术理论界的一个"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个颇受争议的"焦点"。该问题在学术界历来争议不断,至今尚未停息。笔者多年来也一直都在思考这个"学术难题"。最近一段时间,余斌教授与王朝科、郭风芝教授又就这个问题打起了笔仗~①,这再次引起了笔者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余斌教授与王朝科、郭凤芝教授一再争论"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商品价值量到底是成反比还是成正比"。余斌教授在其论文《为什么"成正比"是错的?——与王朝科、郭凤芝商榷》的摘要中将"反向变动"与"成反比"等同起来了,将"正向变动"与"成正比"也划等号了。实际上,这个"等号"是不能划的,笔者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专门谈到,此处不赘。在笔者看来,要真正讨论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区分两组概念,即"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单位时间内的商品价值总量"。这是讨论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一旦解决,整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平均劳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将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式扩充为包括服务产品的扩大再生产,并用数学公式表明该模式的实现条件,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其进行优化,以图缩小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式与社会再生产现实之间的距离。 一、物质产品的再生产与服务产品的再生产不可分割 十九世纪中叶,当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问世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服务性产业,无论在就业人数上还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上,都仅占较小的比重。为了在纯粹的状态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