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2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5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839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1732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51.
唐宋时期是龟兹佛教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由于中原和龟兹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紧密,汉传佛教对龟兹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龟兹地区的汉传佛教菩萨信仰不仅包括弥勒、地藏、观音、大势至和文殊等菩萨信仰多种类型,而且内涵有所发展和演变,并与中原地区保持一致。艺术风格上,既有中原艺术的因素,又具有龟兹艺术传统的延续,更体现了回鹘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952.
朱元璋以儒治国,对佛教既不过分尊崇,又不十分裁抑。他健全佛教管理机构,大力推行度牒制度,严格限制僧人和寺院数量,严厉惩处违法犯戒僧人,有效遏制了元末佛教势力恶性膨胀的势头,保障了明初的政治稳定、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53.
《徽州社会科学》2005,(12):I0004-I0004
李雄风,号万峰,法名今三,1946年生于越南海宁省,祖籍广东花县,少年投身佛门修学佛法,先后毕业于台北圆山戒光佛学院及中国佛教研究院,三十多年来深入佛教义和研习佛教历史绘画书法艺术,曾师从于曾后希、梁伯誉、赵少昂等大师门下。畅游大江南北,赴各地罗汉堂壁画写生临摹,创作佛象艺术精细辉煌,壮严慈样。  相似文献   
954.
天下名山牌坊可谓是峨眉山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峨眉山的山门。该牌坊于1993年3月重建,正额“天下名山”为郭沫若1959年题写,背面“佛教圣地”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牌坊高17.8米,宽22米,四列三跨,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牌坊两侧,古榕相衬,雄伟壮观。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整齐葱郁,如仪仗队恭迎佳宾。从这里向纵深望去,萝峰岭、虎头山,层层叠翠,祥云缭绕。而且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具有明、清建筑风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  相似文献   
955.
956.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佛教的兴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论述西夏时期河西走廊佛教复兴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团之外,并详细地记述了当时当地的庙宇、石窟寺、高僧及其礼佛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957.
佛教在传译过程中同音韵结下了不解之缘,音韵在佛学研究中起着工具和桥梁作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音韵与佛经音译2、音韵与佛教史3、音韵与佛教义理。  相似文献   
958.
南北朝佛教之昌盛使赋体文学深受浸染。佛教题材或直接、或间接对赋有所渗入。就创作主体而言,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赋僧和僧赋。就创作艺术而论,佛经译传从音韵和修辞等方面丰富了赋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959.
佛教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佛教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或出于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共同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0.
内化在民俗性格中的佛教观念对我国民众的行为方式乃至信仰心理都产生了广泛而稳定的影响。同时,当代的民俗生活也正以其新的价值取向冲击着传统的心理积淀,使佛教呈现出了鲜明的世俗化倾向。从而印证:只有根基于民俗生活、适应民俗心理需求的宗教,才是有生命力的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