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1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663篇
理论方法论   93篇
综合类   924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崇尚法治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依宪治国。法治、宪政与政治文明三者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宪法角度讲,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制度构建包括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规范体系、积极实现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建立科学合理的宪法性审查制度、确立全面司法审查原则的宪法地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92.
晓林  春昌 《百家论坛》2001,(2):25-28
最近,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对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创新,表明我们党的治国之道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是治国主体,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必须通过各级干部才能落到实处。就实现以德治国而言,首先必须加强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  相似文献   
93.
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在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上,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主治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延续,在实践上分别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94.
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针。为加深理解邓小平法治理论的核心内容 ,本文从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具体丰富的内容以及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 ,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方式发生的重大变化等方面分析邓小平同志的依法治国理论。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同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其中包括民主观、法制观、法治观、权力观和权利观。这一理论创立和发展促进了我们党执政方式的转变 ,是保证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是邓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对几千年“人治”与专制的根本否定,是历史的必然。在我国尽快实现依法治国,是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6.
法律教育中的德育既是法律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又是培育法律人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法律教育中的德育不仅支撑了整个法律教育体系,而且是凝聚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情感纽带,其最高目标是培育法律人的法律信仰.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律人树立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群体的缺失都将影响到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何种方式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各项政治权益的享有者,也是民主政治的建设者,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在政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一定会有更为光明的前景。本组笔谈是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重点联系课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课题组有关学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也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8.
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法治化发展,农村法治建设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将法律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中,将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融入到农村的文化生活文化建设中势必会推进农村的法治化进程,使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应该从制度层面和意识层面等多角度全面加强农村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农民纠纷解决机制,使农民解决纠纷的思维方式逐渐向法治化转化,促使我国早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9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依法治国的专门文件,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志,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基层检察院作为一线办案的司法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政方略中,要履行惩贪治腐职责,解决"敢贪不收手"的问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解决"公信不彰显"的问题;履行维稳创新职责,解决"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履行服务群众职责,解决"为民不对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法治的最高标准是宪法至上,依法治国需要强大的宪法支持。当前我国执行宪法时,存在公民宪法意识缺乏、宪法修改易受政策因素左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监督机制和制度匮乏等问题。加强宪法实施要从宣传和培养宪法意识、健全和完善宪法适用渠道、建立违宪审查机制和树立宪法权威等方面着手,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