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25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333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倡导平民慈善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赠基础上的社会救济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而言,现有的慈善捐赠水准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应大力倡导平民百姓作为主体投身慈善事业。民众中蕴含着无尽的慈善资源,只要积极疏导,合理开发,中国的慈善事业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毛伟 《理论界》2008,1(3):43-44
“马上就办”是上世纪中后期源于鞍山的一个行政理念或曰行政精神和作风,并在政府部门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虽然已经过去近20年,但由于它充分表达了民意,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映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且能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所以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理论与实践魅力历久弥新。本文从提高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的角度阐述了"马上就办"的意义、价值及与相关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再审审查制度是保障当事人申诉权和纠正错案的重要法律制度,其有效的配置和运作能助推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与强化。但其功能和价值 “有限”,现行司法政策在启动再审的标准上遵循“可能有错”的判定基准,显得过于泛化,无限放大其功能和价值,不仅不利于秩序价值的生成与固化,而且与创新现代社会管理模式之内生性精神与理念存在冲突,易引致社会管理风险,增加管理成本。完善的方向应立足于制度功能“限度论”,在法治的内在诉求以及现代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在肯定再审审查制度的有限意义与价值基础上,严格界定准入门槛,适用“确有错误”的启动再审标准,并健全相应的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44.
增强媒体公信力的社会制度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研究媒介公信力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媒介公信力的因素,并提出了用制度来捍卫媒介公信力,以获得稳定持久的受众,从而提高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各阶层公民意识崛起,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互联网为大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宽广的平台,高涨的参与热情与宽阔的互动平台相结合使中国社会迅速进入"网络问政"时代。但受个别公务员存在认识误区、政府信息不透明、相关责任追究和监督机制缺失等因素制约,政府在网络问政过程中的公信力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应提高政府的网络问政的能力,加速完善网络问政系列制度建设,实现问政的制度化、机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6.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凭籍自身信用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十六大以来,党在施政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在执政行为上关注"民生";在绩效上彰显公平正义,施政方略渗透着人文关怀因素,政府公信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由于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党风廉政与制度化建设相对滞后,政府公信力也受到了冲击。在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中,"改革"成为新的常态,防腐败斗争与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政府公信力的重振业已开启。  相似文献   
47.
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已确立多年,目前实践的主要状况为行政舣案件数量不多、复议决定维持率过高、复议程序过于行政化等,导致该制度面临着公信力缺失和效率优势无法发挥的困境.通过分析其原因,应当从如下方面加以改革: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使合法权益受侵害的行政相对人都能得到救济;设立专门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使其不受外力干涉自主作出复议决定,提高复议公正性;设置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任职资格制度,提高行政复议质量;加强行政复议司法化,将实现程序正义的一些最基本的司法制度运用到复议过程中.  相似文献   
48.
法治目标的实现需要树立起法律的极大权威,而法律的权威离不开司法公信力的保障。中国目前的司法公信力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司法公信力植根于公正,其本质在于公正地为权利服务。实体公正由于具有相对性,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力作用有限,而程序公正则与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联系。本文以程序正义为视角,在揭示司法公信力和程序正义关系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程序公正以提升中国司法公信力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如下对策,即培育司法公信力需要司法程序符合中立性、平等对抗性、公众参与性以及终结性的公正要求。  相似文献   
49.
黄普磊 《人才瞭望》2014,(11):13-15
新闻舆论一方面监督政府行为,挑战政府形象.一方面又塑造、刻画政府形象。政府若能积极面对、合理应对.不仅能够借助媒体监督解决社会矛盾.而且还能化解危机.起到正面宣传政府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0.
《青海统计》2009,(6):8-13
同志们: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以下简称《处分规定》),已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规章按照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关于严格执行统计法、严肃查处各类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要求,具体规定了对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的量纪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