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25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334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国现有社会组织分为三类,一类是服务性组织,一类是人民组织,另一类是社区组织。所谓服务性组织,即以提供各种社会发展服务、公益服务为机构工作任务和机构目标,并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推进社会公平、帮助边缘、弱势群体的组织;人民组织,  相似文献   
72.
如果说前30年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对生产力的解放,那么后30年改革则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改革的精神开展制度反腐,恢复和重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制度反腐已成为党的十八大之后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金石。33年的反腐败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同步所造成的缝隙,恰是腐败滋生蔓延并易发多发的生存空间。展望党的十  相似文献   
73.
时下,"背景官员"现象引起了社会舆论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对我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辩证地、理性地、客观地、历史地考察和认识"背景官员"现象,对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陆碧霞 《学术论坛》2012,35(11):91-95
《物权法》第106条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的善意取得,而学界对于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一直存有争议。文章通过论述善意取得的渊源和适用范围,评析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对比善意取得制度与不动产登记制度在保护第三人上的区别,论证《物权法》规定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对于保护交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对《物权法》第106条所规定的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进行解释,以期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适用不动产的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75.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公信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必须包含着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这也是评估公共政策的一个最为基本的衡量标准.只有当公共政策包含着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才能获取公众对公共政策持久的信任和忠诚.这种信任,对于增进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润滑剂.公共政策只有首先拥有了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对科学性和可行性、效率和公平、稳定和责任等的追求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76.
作为报界异军突起的都市类报纸,一方面以短平快的新闻迅速地向人们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又因为新闻琐碎细微,缺少深度报道而遭人诟病。如何调和这样的矛盾,让都市类报纸也能“主流”起来?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7.
信息不对称理论主要研究经济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公务员非诚信行为中,表现为政治委托人(公众)和政治代理人(公务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系.信息不时称理论的政治学意义就在于作为分析的工具,在诚信政府的建设中,在控制公务员非诚信行为中,我们的思路会更加科学,行动会更加理性.信息不对称与公务员非诚信行为的关系表现为公务员录用前的"逆向选择"和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公务员非诚信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同时给人民群众带来损失.以制度约束力矫正公务员非诚信行为,即弥补正式制度缺失和发挥非正式制度积极作用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78.
“虎照门事件”引发了对政府公信力的讨论,政府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会影响政府机构在公众眼中的形象。政府形象则是政府公共关系成败的重要指数和政府公共关系追求的工作目标。政府组织是一类特殊的公共关系主体,其特殊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其在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公众的诸多特点和需求,掌握并且科学地运用信息传播中的原则和技巧,使政府公共关系真正成为加强政府组织公信力、提升政府组织形象、协调政府组织与广大公众关系的现代管理模式,从而增强政府组织的亲和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协调,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79.
论网络“把关人”对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的兴起,对"把关人"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把关人"的新特性在网络传播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有鉴于此,在对网络把关人和网络媒体公信力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从信息把关的角度探讨了网络"把关人"对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影响,以期更好地发挥网络把关人的功能,促进网络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本文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学术公信力,主要指其学术功能的强弱。本文对甘肃省15种社科核心期刊进行了区域性分析,从国内三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中,对其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被引、转摘量(率)等指标对比分析。针对甘肃省人文社科类期刊公信力总体较弱的情况,分析了刊物的特点、不足和存在问题,指出一个省区或一个研究机构是否拥有一份或者数份具有社会公信力或者权威公信力的领军刊物,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进而分别提出了着力策划经营,打造高质量综合类、专业类社科期刊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