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21.
国家治理是以制治理,而制度的产生则决定了国家治理内在原则的基本内容为个体性与共同性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国家治理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原则发生着深刻的自我变迁与自相反对。无论是以抽象共同性为原则的传统国家治理模式,还是以抽象个体性为原则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治理模式都走向了其反面,陷入了"自相反对"的困境。通过对国家治理内在原则及其时代变迁进行哲学前提反思可知,抽象的共同性与抽象的个体性治理原则皆有其自反性。从哲学层面的原则高度而言,推动国家治理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寻求共同性与个体性原则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2.
共同侵权行为本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铁薇 《求是学刊》2006,33(2):96-100
文章分析了民法学界关于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不同学说,对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等观点之间的分歧进行了理性的梳理,同时指出,虽然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应归结为共同性,但关于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探讨,并非纯粹的法律技术问题,而更应是基于价值考量后作出的政策性判断。  相似文献   
123.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增进共同性”的提出,涉及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在新时代发展的一些重大的基本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为党的民族工作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以及民族理论在新时代的推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突破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增进共同性”的三重逻辑包括:首先,“增进共同性”的提出遵循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身的本体逻辑,在这一逻辑下,必须要以共同性来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其次, “增进共同性” 的提出凸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话语发展的理论逻辑, 在这一逻辑下, 增进共同性成为民族团结理论研究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推进的关键环节和转换“枢纽”;最后, “增进共同性”的提出有效应对了现实国情的机遇与挑战, 回应了改革开放后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带来的共同性不断增多的发展趋势以及防范应对民族领域风险挑战的现实要求,在这一逻辑下, 党中央敏锐认识到并把握住了新时代的历史机遇, 以增进各民族共同性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化解国内外风险挑战,凝聚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4.
有鉴于国民教育具有增进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团结内部”和“抵御外侮”的重要意义,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均将“鼓励边疆学生赴内地求学”作为统合边疆民族的基础性工程,并在政策激励、制度保障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推行。从具体实践看,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边疆学生的族际交往呈常态化,他们对内地社会的认知,多数经历了一个“因观摩而了解”“因了解而团结”的过程,这对于来自边疆地区的青年学生与生活在内地的人群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能够起到重要桥梁作用。尤应指出的是,一些边疆学生通过在内地的学习、交往与交流,对历史上的“华夷关系”和所面对的民族关系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致力于表达民族间的共同性,认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125.
民族教育政策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既有研究,对差异性或许较为敏感,对共同性或许不够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1](P.246)),明确了民族教育政策的方向和主线。笔者基于Nvivo软件进行关键词计量分析及相应探讨,结果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政策表现出增进共同性和尊重、包容差异性的总体趋势。而民族教育政策具体领域的情况略有不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职业教育、教育对口支援及协作、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录取六个领域表现出增进共同性和尊重、包容差异性的历史趋势;而干部教育、民族预科班与民族班、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课程与教学五个领域或许不太一致,内地西藏班和新疆班领域则似乎有所不同。这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指示既恰逢其时又任重而道远。展望未来,应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准则,审视和评估民族教育政策。与此同时,民族教育实践应“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通过准确地“尊异”,来更好地“求同”。  相似文献   
126.
127.
杨晓薇 《民族学刊》2022,13(2):11-18, 134
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作为社会实在还是话语形式,始终与“俗”相辅相成,代表了传统中国社会与文化普遍性及其特殊性。某种程度上,它们之间在社会实存中存在似是而非的相似性,在话语形式上导致模棱两可的话语体系,两者间的张力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多层次性。礼俗互动的研究范式旨在探讨文化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社会机制,并在多样化的社会差异中找寻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同一性。白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自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亦是儒释道融合的民间典型之一,分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把白族礼俗互动的文化特质放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来讨论,目的在于从中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也意在追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起点。从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诉求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8.
大流动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变量。从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视角出发,“大流动—大交融—大团结”三维动态过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逻辑进路之一。大流动促成了认知的选择与变迁、心态的改变与重构、规则价值的理解与遵守、情感的尊重与传递、关系的稀释与重组,有利于各族群众空间视域的扩大和传统观念的转变,是增强各族群众共同性认知、心态、价值、情感和关系的基础和条件。大交融有利于共同认同的增强与普及、共同信念的锤炼与塑造、共同价值的融通与共生、共同情感的交互与归属、共同关系的依存和把握,是促成各族群众实现理想、信念、文化、情感、意识交融的核心过程和形式。大团结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关键步骤和路径,通过团结奋斗引领共同性目标、团结统一凝聚共同性理念、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保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一个动态、多维、主体间性的过程,在大流动过程中增强大交融,在大交融过程中强化大团结,有助于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29.
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这十年,最大亮点即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了调整、向前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共意识为主线贯穿于新时代民族工作中,使各项具体任务有了明确的“主心骨”,形成增强共同体凝聚力、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力。民族地区全面推行使用统编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建铸牢教育融通课程体系,加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颁行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条例并正在将其上升为全国性法律,修改地方组织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职责赋予所有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民族工作在国家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这一主线也深深影响了民族学术研究,成为当下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最大的时代课题。各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期刊持续刊发相关主题研究成果,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铸牢状况、发展趋势等多个议题,积累了可观的具有时代精神气质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存在论文同质化程度较高、政策解读不够深入、基础研究建树不足、研究思路较为单一等问题,未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深耕突破,构建完善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30.
与马克思提出的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摆脱资本对劳动的剥夺之路径不同,哈特和奈格里试图开辟出一条以“共同性”为体征的生命政治路径,设计出了以另类现代性为导向的伦理计划和政治计划,即为了打败现代性并且超越反现代性,创造出一种新的人性,在生命政治的语境下考察劳动在与资本的对抗中何以自主创造共同财富,进而实现对资本的超越。如果说哈特和奈格里的伦理计划是“可行的”,其可行的标志是“新的人性”之诞生,那么,其政治计划则是“可能的”,其可能的前提是“民主社会”的达成。然而,这一伦理计划和政治计划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因为资本主义何时终结仍然充满着悬疑,而资本的狂欢已然拉开了序幕。因此,探索共产主义的伟大工程仍然在路上。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深入发掘和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才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实现劳动对资本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